踏遍青山人未老,写来佳句世长留
——为孟凡榕兄作序
日前接到九台孟凡榕兄的电话,嘱咐我为其自选300首诗集作序,真的是喜悦激动加忐忑。想一想与凡榕兄交往近15年,无论是熟悉程度还是理解程度,我都是有发言权的,故而平复一下心境,欣然受命,拉拉杂杂写下下面这些印象和感受。
与孟兄初识是富有传奇色彩的。1993~1995年间,先翟致国老师主编《长白山诗词》,搜拔省内外才俊不遗余力,德惠“三花一剑”颇得翟老师青睐,多次过往间谈起省内诗坛,翟老师盛赞凡榕兄绝句灵气十足。读《长白山诗词》所选,感觉果如其言,于是便心生仰慕,后来虽多次过访九台,但阴差阳错,总是缘悭一面。期间凡榕兄也从侧面了解了我,甚至于2003年秋天有一次专门骑自行车来德惠访我,却没有遇到。直到2004年秋天,凡榕兄再来访我,才终于有机会见面,其人老成持重,不善言辞,得松花(孙湘平)热情招待,席上不太喝酒,多是憨笑而已。后来先鲁祥晟先生在九台办书法补习班,几度过从,才慢慢熟悉,得知他爱骑单车远足,足迹遍布东三省;爱养花,莳弄君子兰乃当地一绝。2011年我和孟令浩出访九台,就住在凡榕兄家里,满室君子兰,绿叶蓁蓁,红花艳艳,颇为壮观。多次畅谈我发现,我们对诗词的见解和评价出奇地一致。以后便都有联系,只是不太多,感觉是凡榕兄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之故。
纵观其自选三百首,我感觉虽然题材不是很丰富,但简洁明了,大致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下面我大致按数量比例归纳一下:
一是旅游写意,抒情怀古
凡榕兄儿子在南京工作,利用探亲机会,多次游历江南,写下了很多篇什。
一如《秦淮河二首》:
画舫雍容堤柳柔,金迷纸醉几曾休。
可怜千古秦淮水,只载欢歌不载愁。
难怪六朝殇此河,国魂消尽日笙歌。
一条弱水柔无骨,长使诗家憾墨多。
议论多于写景,但正是在议论中,体现出了作者先进的历史观——奢靡享乐乃亡国之径,委婉中透露出怀古伤今的用意。
再如《水乡风情三首》:
水乡风情 三首
细雨飘空柔似纱,迷濛烟树隐人家。
小船才出石桥孔,一角青旗卖豆花。
夹水人居比岸齐,白(粉)墙黛瓦自高低。
一声桨子乌篷过,檐底春笼歇复啼。
当年故事雨中飘,柔橹青蓑船女娇。
一曲吴谣游客醉,不知已近外婆桥。
笔蘸轻灵,点到为止,小处传神。三首三个“一”字,各臻其妙,江南的韵致真是呼之欲出。
作者足迹也遍布京津冀辽四省市,亦多有题记。
一如《京华杂咏选二》:
二、运河
古津无复旧商槎,晓浪轻推空漱沙。
数里长堤人一个,满襟清月落槐花。
三、故宫
紫禁城深宝殿庄,清砖明瓦鉴风霜。
蜘蛛不管兴亡事,犹自牵丝上画梁。
皆是古今穿插,既有厚重的历史感,更有鲜活的现实感。“槐花”与“蜘蛛”,一经题写,便有了浓浓的诗意。
再如《千山纪游•夹扁石》:
惊神泣鬼势峥嵘,石罅如刀云里横。
一线光收天下瘦,长风挤过啸如筝。
静中写出动感,放大细微的声音直到惊心动魄。
三如《远足再过龙首山》
远足又过龙首山,山光绝不逊当年。
秋情似火浇难灭,耀眼丹枫带雨燃。
情景交融,卒章显志,让人读得畅快。
二是幽居寄意,抒发情怀。
凡榕兄生性淡泊,与世无争,居九台小城近六十年,最能在平凡中发现小城之美。
一如《遣兴九首》前三首:
柳梢挂月一钩斜,扶醉归来眼欲花。
绊倒菊丛霜下卧,清风吹梦过陶家。
钩月纱云暮霭重,田蛙又闹野桥东。
踏莎得句无人晓,吟向扑怀荷浦风。
起钓新晴花露香,微茫水气欲侵裳。
遮天荷影经风细,护岸槐阴过雨凉。
虽身居闹市,却心无尘滓,篱畔塘边,自有幽情野趣。菊花,青蛙,荷影,钩月和槐阴都是那样的惬意可人。
再如《秋夜 二首》:
帘外霜华暗远山,憨妻梦枕散云鬟。
寒蛩不忍深庭静,与我争吟月一弯。
想入非非心似猿,清觞润骨醉中轩。
诗成半首还清梦,一任孤蛩榻底喧。
借蟋蟀起兴抒怀,境界安详明净。“想入非非”句褒贬互见
三如《闲居》其三:
灵感缺时朝月索,诗心痒处借花吟。
十年犹恐痴呆窘,一对核桃搓到今。
写生活细节中带出生活情趣,还借机宣传了保健常识。
三是咏物言志,曲折达情。
诗人都有热爱自然的天性,凡榕兄审美情趣高雅,能以平常心接待万事万物,故而其咏物诗常常言人所未言。
一如下面三首:
树上残叶
抱残守缺苦争强,犹碍新梢抽嫰黄。
撕破西风空作响,何如化土沃春芳。
池鱼
约毁芳塘负碧荷,曾盟生老共清波。
竿头痛悔缘贪嘴,一失谱成长恨歌。
假花
传神绫子簇新丛,红粉争夸绝世容。
差可乱真终是假,只留俗眼不留蜂。
冷眼旁观,一言中的,给读者很多生活启迪:保守无益,贪嘴被擒,假终是假。
再如:《马莲》:
年年不改旧蓝裳,懒与百花争靓妆。
默守萧萧风雨路,千摧万碾不彷徨。
真的就是借马莲写出了自己虽历经坎坷磨难却坚定不移的人生操守和默默生存的人生态度。
三如《夕阳》:
谁怜浴火涅槃时,耗尽光华空自持。
缱绻天涯无托倚,孤伶常被野云欺。
则是借夕阳抒发了自己的落寞不平,韶华空逝,时受欺凌的感触。
四是题图写画,酬赠应答。
凡榕兄审美情趣高雅,自然会触类旁通,况且自古诗书画不分家,故而时常在题画中见诸性灵。更有笃厚天性,待朋友披肝沥胆,故而酬赠诗也能写出真性情。
一如《题画七首》之二之四:
一篙夜雨泛花溪,晓色阴晴望欲迷。
远近田畴横过岭,层层疑是入云梯。
一峰夺翠上晴霄,照水新桃无限娇。
许是隔江春更绿,游人接踵过长桥。
背景清晰,主体突出,更写出了画面外的情趣。都含有“天外有天”,“春外有春”的意思。
再如《题画七首》之五之六:
茜裙花伞拱桥斜,草软风纤柳拂槎。
八角旗亭枰弈散,水边红透杜鹃花。
独木横溪便是桥,幽人小筑碧山腰。
野云撩处松花落,时有闲禽和洞箫。
前首铺设好背景后,再让主角杜鹃花出场,“红透”二字,力道十足;后一首开门见主体,然后慢慢皴染,尾句更辅助以声音,增益画面所不能。
三如《赠德祥兄》与《赠焦世国兄》:
播火传薪二十年,于今已见势燎原。
集中自挟风雷气,掣起旌麾云里翻。
不顶乌纱不折腰,书山岂畏路迢迢。
风霜铸就沧桑笔,写尽枯荣气不凋。
前者先高度概括德祥兄对九台诗词的开创之功,再评价其诗集的强大力度;后者则从人格耐力上高度评价所赠者,表现出作者与受赠者深厚的友谊。
四如《送别》:
屐齿噙香柳径闲,月台春晚雨阑珊。
相偎犹似小儿女,不管他人带笑看。
首联勾勒送别环境,尾联突出送别情态,“相偎”二字足见一往情深。
当然,凡榕兄的诗还有其他内容,比如讽贪刺虐,歌时颂世者,但因数量不是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观凡榕兄诗,主题分类比较清晰,艺术特色也一样很明显,下面我也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特色之一,意象简单,境界优美。
当前创作旧体诗词的人比较多,初学者不知道诗是要在极短的篇幅内运用意象,创造意境;因此大多数作品意象纷杂,意境平淡。凡榕兄深晓作诗真谛,他的诗往往是用一个意象或者两三个意象就勾勒出简洁的画面,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迥不同俗。
一如《秋日杂诗》之二:
踏破山光斟水光,倚岩人醉蓼花香。
红漪一道平湖晚,远岭如驼载夕阳。
背景是霞光灿烂,水光潋滟,蓼花香散,主体是远岭高低如驼峰,驼载着慢慢落下的夕阳。化静为动,平添诗趣。
再如《雪霁二首》:
晓帘钩起叹奇绝,哇噻春临腊月家。
自是东君闲不住,夜来攒雪作梨花。
昨夕黑云遮月色,今朝白雪映曦晖。
天公爱管凡间事,脱却天衣作地衣。
两首的主体意象都是雪,但作者调动联想想象,前一首把雪比喻成迎春的梨花,乃是春神东君闲不住所攒;后一首把雪比喻成大地穿的白衣裳,乃是天公脱却了“天衣”——“白云”,给大地穿上的。两首都是想来天外,颇有童话色彩,而仍能不失诗词味道。而且前一首第二句还用了个网络叹词开头。
三如《初愈后又度南河春堤》
一番疏雨启新晴,水际林端忽有声。
几日未行堤上路,已添蛙鼓又添莺。
首句点出疏雨新晴的天气,然后只就蛙声莺声点染,对生活的热爱,病愈的喜悦都巧妙地隐含在其中。
特色之二,移情于物,细节传神。
诗词的表达方式不外乎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然而真正能够做到情景交融的,很少,不是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再加上多年涵泳于诗词之中者非能为也。目前大多数平庸的诗词好比是一杯油水分离的混合液,油还是油,水还是水。凡榕兄却深谙个中三昧。写得情景高度交融且能饱含诗意。
一如《喜雨》:
千尺惊弦扯大琴,一窗交响奏黄昏。
诗家亦为田家喜,短句裁成绿浪奔。
雨声更像琴声,在窗前奏响了黄昏的乐章,更让诗家涌起无限喜悦,前三句中,情景已经很好地交融,尾句则借眼前写诗推展想象,及时雨催长秧苗,田野中绿浪奔腾,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再如《再过铁岭遇雨》
远足又过龙首山,山光绝不逊当年。
秋情似火浇难灭,耀眼丹枫带雨燃。
与其说作者热爱旅游,不如说他更热爱大好山河,这种热情即便遇雨也不会减弱,作者在尾联用隐喻的手法写出,看似写雨中火红的枫树,实则是写自己如火的秋情。二者高度合一,难分彼此。
三如《水乡风情三首》:
细雨飘空柔似纱,迷濛烟树隐人家。
小船才出石桥孔,一角青旗卖豆花。
夹水人居比岸齐,白(粉)墙黛瓦自高低。
一声桨子乌篷过,檐底春笼歇复啼。
当年故事雨中飘,柔橹青蓑船女娇。
一曲吴谣游客醉,不知已近外婆桥。
背景是雨中水巷,都写乘船所见所感,其一着眼豆花招牌,其二着眼笼中小鸟,其三则着眼船家女子,着眼点虽小,可江南风物描摹得温馨可人,让我们北方人顿生爱眷。
四如《早发常山》
谷口岚横峰似屿,石蹊枯藓印霜履。
坠肩松叶细无声,远处唯闻溪自语。
这首一句一景,颇似四扇屏,晴岚中山峰似岛屿,石径霜花上印下早行人的足迹,松叶坠肩无声,远处溪水自语。在细节描写中见出隐逸高士的情怀。押上声韵更显料峭。
特点之三,卒章显志,结尾升华。
七绝最不好写的是第四句,盖其收束全篇,总结升华耳。以前有教者总结说:一首七绝,写好了第四句就等于写好了一半了。虽略有夸张,但也确实是实话。我在教授老年大学学员写七绝时,便沿用了这一说法。熟读唐宋诗词者可能也都有这个认识。比如七绝圣手王昌龄出彩的句子“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片冰心在玉壶”“悔教夫婿觅封侯”,都放在他的七绝第四句。
凡榕兄继承发扬了这一古代优秀传统,写出了许多可以传诵的句子:
一如《春日杂诗》之八之九:
柴扉暗掩扫苍苔,知有邻家一树开。
多事东风偏惹恨,隔墙又送落花来。
柳换禽音日脚长,空庭无绪懒持觞。
闲愁半掩南窗外,一树东风谢海棠。
前一首“落花来”是点睛之笔,以反语出之,惜春怜花,心态可掬。后一首“一树东风谢海棠”可见春晚景象,也表现出作者观察之细,恋春之深。
再如《小园春事》之二:
呢喃紫燕掠檐回,桃李争迎热烈开。
无赖草芽拦不住,亦沿阶隙入门来。
前两句一句一景,自成因果,作为背景铺设;三句转出主体“草芽”,以第四句的拟人描写讴歌了小草生命的旺盛与顽强,从而揭示大自然的无比可爱。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的“无赖”不是“蛮横不讲理”的意思,而是“逗人,可爱”的意思。
三如《五十述怀》二首之一:
时光如剪又如流,剪尽春华流入秋。
枕畔浮沉多少梦,柳丝摇月下西楼。
前两句反复一个“剪”字,概括时光匆匆,时不我待,第三句归结为“浮沉一梦”,而梦的形象与诗的主题都集中在了尾句“柳丝摇月下西楼”,月亮东升西落乃是自然常态,而挂在柳丝,便生出了柳月之恋,柳虽恋月,却终无奈其行,可柳,在挂了多次月后可能已是“如今摇落,凄怆江潭”。“西楼”往往代美女所居,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许这里也有作者“香草美人”的绮想,一个“摇”字,生出许多美态。更委婉地表达出老去的悲愁。
特点之四,见微知著,微言大义。
能够观察到“风起于青萍之末”是诗人天生的预见与敏感,凡榕兄这项才能也一点不少;再加上性格憨厚,不愿意臧否人物,这就使得他的诗不加褒贬而褒贬自见;写的往往是细小的事物,表达的却是大主题;语言细碎,表达的主旨却很深远。
一如《有感三首》之二之三:
桑麻不种种高楼,大好耕田日渐收。
以食为天谁记取,饱时不管饿时愁。
许是楼高人自危,经年隔壁不知谁。
祥和还是农家院,花树春深不掩扉。
虽然讽刺的是“夺田建楼”和“世情冷漠”,但绝不作“金刚怒目”状,都是两相对比,好恶分明。
再如《题鸡冠山》:
冠昂翎羽振,星落曙天新。休怪不鸣唱,恐惊天上人。
首联把山的动作和时辰的更替做成一联对仗,诗味浓郁;尾句巧借李白《宿山寺》句表现出鸡冠山的力量和气魄。
三如《晚秋二首》之二:
老院秋深日闭庐,四时花木看凋疏。
红尘已隔疏篱外,绿蚁还斟故友诸。
一卷诗参摩诘画,半墙漏悟鲁公书。
苦甘尝遍归清淡,不减童心二月初。
此诗凭借老院子寄托隐士情怀,颔联以“红尘”与“绿蚁”作成一对,可见人世诡谲,友情珍贵,颈联以好古书画作对,可见对现实的抵御和抗拒,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历经曲折,仍不改童心的坚定。在人人自危,人人互害的今天,敢保持一颗童心,是何等可贵。我敢断言,许多写不好诗词的人,不是因为不熟悉诗词的韵律,乃是保不住一颗童心。
以上是我读凡榕兄诗的几点看法,拿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总之,凡榕兄的诗,别具一格,自成家数,尤其以七绝见长。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榕兄的诗也存在内容单薄,体裁样少等缺点,比如所选集子里,缺少古风和长短句篇什。但假之以时日,我想凡榕兄是会补上这些课程的。
德惠陈旭 丁丑腊月草于抱璞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