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北京语言学院,走进高大的梧桐,我们欣赏了北京交响乐团演出的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欣赏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音乐知识,也使心灵得到了慰藉和净化。
音乐会没有专门的主持,只有指挥邵恩幽默面具有感染力的介绍,通过他的介绍,使观众们了解了许多音乐知识。而交响乐队精彩的演奏,又使观众们享受了一次艺术大餐,让观众们在音乐中去徜徉,让思绪去飞翔,让感情发出共鸣。
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春节序曲》。它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由于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表现的在春节这个盛大节日里的欢乐景象,所以就成了春节的专用曲目,成了每年春节晚会的必配。听着让首音乐,让人仿佛看到了祖国大江南北处处没头没脑祥和喜气的气氛,时而是激越的秧歌的场面,时而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温馨画面。你能听见云端里雁叫长空,你能听到春水奔涌磅礴……
《炎黄风情》则选用了两首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的乐曲组合而成。具有江南风格的《拔根芦柴花》,是由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的地方民歌改编的,曲调优美,具有江南人的细腻委婉;《看秧歌》是由山西民歌改编的,曲调时而激昂时而诙谐,代表了北方人热烈而粗犷的性格……
《海霞组曲》是电影《海霞》主题曲和插曲的组合,由于许多人看过这部电影,因而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时,台下就有人情不自禁的低声哼唱起来。这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海边,海风习习扑面而来,海浪阵阵此消彼长,渔歌声声随风飘荡,渔家儿女在海边织着渔网……
《红色娘子军》乐曲气势磅礴,铿锵雄壮,人们看到了一群英姿飒爽的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战场,战斗在烽火硝烟之中,她们英勇顽强,冲锋在枪林弹雨之中……
《北京喜讯传山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乐曲,充满激情的旋律,表现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粗犷的牛角号吹响,召唤着山寨民众,把北京来的喜讯传达,山寨的小伙子、姑娘们欣喜若狂的纵情欢跳,你能听到姑娘们跳舞时的脚铃的清脆声,能听到小伙子们铿锵有力的跺脚声,以及少数民族舞蹈时发出的特有的欢叫声……
在欣赏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后,音乐会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部分外国名曲。
《溜冰圆舞曲》把大家带到了滑冰场上,仿佛看到了年轻人在冰面上轻快地滑动,里面如飞燕掠夺,时而如陀螺旋转,有人趔趄,有人蹒跚,还有许多人组合成溜冰的队伍,整齐有序,气势强大……
《快活波尔卡》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一词在捷克语中为“半步”,描述的是一只脚与另一脚之间按2/4拍子飞快交替。听着这首欢快活泼的乐曲,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舞场,劳动归来的人们在那里欢快起舞,手舞足蹈……
《春之声圆舞曲》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在音乐声中,人们能够感觉到春的气息,消融的雪、蓬勃的树、明媚的阳光,欢唱的小鸟,欢笑的人群,呈现出一一派勃勃生机……
《瓦乐特保卫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电影《瓦乐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电影反映了二战时期,南斯拉夫人民游击队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斗生活,那雄壮深沉的音乐,既表现了萨拉热窝以及南斯拉夫山水的壮美,也表现了南斯拉夫游击队战士的坚强不屈,仿佛眼前又再现出萨拉热窝的人民和游击队员踏着坚定有力的脚步向着敌人走去……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66年创作的,当时的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首都维也纳笼罩在一派沉闷的情绪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1868年2月,他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很快,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成为了传世之作,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听着这首乐曲,就好象能看到了黎明的到来,曙光拨开薄雾,唤醒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河畔,人们在翩翩起舞,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色彩美丽。大自然如此美丽,欢乐的人们激情奔放,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观众们还沉浸在音乐声中,飞翔的思绪还未收回这时,指挥鞠躬谢幕,音乐会到了尾声。谁知大家意犹未尽,掌声不断。在热烈的掌声中,指挥又重返指挥台,再次指挥演奏了《瑶族舞曲》,是由刘铁山以粤北瑶族同胞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的《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月光下,姑娘们敲起了心爱的长鼓,瑶寨的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旷地,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恋人们边歌边舞,相互表达爱慕之情……
不管观众们再怎样的不舍,音乐会还是要结束了,大家收拾起陶醉的心,打点好激动的情绪,走出了音乐厅,希望能在音乐的回味中进入一个美丽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