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于她,这是其价值观最好的诠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1980年那个夏天,支老师以支教者的身份,走进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少个夜晚,她为心底的这出柔软而动容!
泥洋村,这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一路上,杂草丛生、乱石满地,这无疑都增加了上山的难度。支老师翻山越岭,拎着行李,大汗淋漓,可她却满心欢喜,揣着自己的理想,清纯的脸上写满了自己的愿景,她多么想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她坚信她的选择是对的,只要山上有孩子,她心中就有上山的路……
迎接支月英的第一个小孩是村里的出名的小调皮,和他一起的玩伴都叫他“大山哥”。笑脸相迎的她并没有赢得这群小调皮的好感,他们都不太相信,身处环境反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支老师能坚持多久,似乎结局早就定格在孩子们的心中,这里来过多少老师,又留下了几个呢?因此一次一次试探支老师的底线,白天,无处不在的捉弄,望着孩子们幼稚地笑,只能无奈地接受。夜晚,晚风残照,丛生衰草,暗夜里无边的鬼魅,和那令人汗毛倒竖的山间恐怖,心里多少午夜惊魂,又到底有多少未曾合眼的长夜,只有支月英心里明了,只有那未曾污染的晨风与雾岚记得。
她会退却吗?不,这些都丝毫没有浇灭她想支教的念头!坚持劝学,坚守岗位,是她终身的追求。坚强、认真、冷静的支老师在岗位上尽职尽责,走访劝学,户外教学……当然,她感受过桃源的溪水的冰冷刺骨,差点丢了性命;体验过推陈创新的艰难,村民之间的流言蜚语如芒刺在背。那时的山区,物质稀缺,她只能像这里的村民一样自己种点菜来维持日常生活,生活很贫困,最大的困难是交通不便,所有人都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穿行,从山上的泥洋村步行到山下的村镇需要几个小时。在这条路上,她不知道哭过多少回。刚来时,走路走不赢别人,一会就落到后面,她会哭;摩托车坏了,她得推着上山,会哭;骑车骑到半路下大雨,淋了个落汤鸡,她也哭。她已经忘了在这条路上哭了多少次,只记得,36年,她换了6辆大马力的摩托车。因为马力太小的摩托车根本上不了山,当年骑着男人骑的大马力摩托车在山路上运送学生们用的教科书以及教学器材,也是山里的一道别样的风景,惹来不少好奇的眼光,当地人都戏称她为女汉子……她内心永远不会忘记妈妈的叮咛,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不要辜负孩子,更不要辜负自己!
也许,这就是教育者最本真的教育情怀,一朵云推动一多云,一颗心温暖一颗心,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时光静好,与生语;细水流年,与生同;繁华落尽,与生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当中的罗如意,她母亲有病,家境清苦,却偏偏又那么懂事,那么好学,那么渴求以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支老师非常关心如意,没有按时上学,会亲自上门询问,落下的课会帮孩子补上。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许她以春天。她不得不默默接受它的安排,以那柔弱的肩膀独立担起生活的重压。面对这种折断梦想的痛,支老师除了抚慰与激励,她能做什么呢?如意离校前夕和支老师的彻夜谈心,“那一夜的月亮很圆,圆得谁也舍不得哭”,可谁又能否认月下他俩心灵的高度契合呢?
此后,如意像一个村姑一样结婚成家,甚至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谋生。生活的锋利,不断将这个女子内心的向往击成碎片。心痛身累之余,支老师才是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情。那一行行、一页页的书信,陪伴着如意走过了漫长的青春,让她在坚忍中变得强大。多年后,当如意与支老师在教室相见,她捧出那些给过她最大温暖的信件,泣不成声:她并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是感恩生命里与支老师的遇见,让她深深明白梦想要以知识作翅膀。对于子女的教育,如意更加重视了!这是心灵的归属!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时光流逝,初见时调皮的“大山哥”大学毕业后努力向上成为了开发商,准备拆迁一所陈旧的学校来完善科技园,而这所学校是由爱国华侨集资捐赠,鼓励家乡教育而建成的。于他而言,若是拆迁成功,这是一个诱人的商业契机,怎能不为此一搏呢?于是,用抽奖的方式赠送一套价值七十多万的房产村内负责人,却遭受到了拒绝,迷茫之际,想到了支老师,想到了这个扎根于大山的好老师。人,不能舍弃骨子里的最纯,才能掌握人生之舵。
是的,有时,人走得太久太远,走得自己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柔软过,在记忆的沙漠里,只要一滴水就能变成大海,水煎便排山倒海地朝你汹涌而来。
支老师惊艳了孩子们童年的时光,温柔了纯真的岁月!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牢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