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育儿书《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主要读的是第一章《不批评才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第一节。
本节主题是让父母运用恰当的赞美和表扬,去让孩子感到做某种行为(就是你想让他拥有的好习惯)很容易、很快乐。
作者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了两个观点:
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尽力“表扬”他。
作者以整理房间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让帮孩子养成主动整理的习惯。
这个例子是要告诉家长,要分解某项好习惯包括的任务。起先,跟孩子一起整理,起让孩子只做其中最简单的、少量的任务。做完以后,及时表扬。慢慢地增加任务量以及难度,“最终引导孩子独立完成所有工作”。
孩子在做一件事时,感受到的是快乐,是成功地喜悦(及时表扬),他便会愿意主动去做这件事,习惯就此养成。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来给大家揭露了一个真相:紧接一个行为之后出现的“有利的事情”是怎样促成一个新行为的。
这个主题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恰当”二字,这两个字要求父母在表扬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要看到孩子愉快的反应,才说明你表扬的方式正确;第二是一开始让孩子做的事情一定是他力所能及的,这就要求父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有计划、有步骤,先易后难地进行。
2、批评不利于养成好习惯
书中列举了两个反面教材:妈妈用半带批评的语气命令孩子:“赶快收拾一下”;妈妈发号施令过后,发现孩子还没行动,便批评孩子:“啊,又没收拾!”“为什么不动手整理一下呢?”
在这两个情景中,妈妈的批评让孩子感受到收拾房间的不快乐,不舒服的,那孩子就不会愿意收拾,甚至会讨厌收拾房间。好习惯不但没有养成,还适得其反,批评带给我们的是得不偿失。
想想我自己平时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时,只是一边用理论来告诉孩子这个好习惯有多么多么重要,另一方面是各种命令或批评。
整个过程,我都没有对孩子进行引导与肯定。孩子面对乱糟糟的房间是不知所措的,他最初并没有整理常识,需要我的示范与引导。我应该像文中所述,先和他一起做,先教会他做,再放手让他自己做。每做一次,不管孩子做多做少,都要表扬,鼓励,比如“哇,你第一次就可以把这几本书整理地这么整齐”、“你对书的分类比妈妈做得好啊!”
要学会不再吝啬表扬话语,及时肯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做好行为时收获的是快乐,这个好行为才能强化。一个好行为持续去做,便自然地成为了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