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本《美学》,中文系的教材。啃了一遍,云里雾里;啃第二遍,似懂非懂,但有些眉目。之所以肯去钻研,在于确信美学精髓于写作是有些益处的。核验下成果,貌似目前对写作还没有促进,倒是对阅读品位提高了一大截,甚为宽慰。
写作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白纸画字,电脑涂屏,都算写作。文学的写作只是其中一部分,是一种艺术。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品,写作的过程就是描绘意象的过程。阅读是审美的过程,是重建意象的过程。所以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读者参与了创作。由此,不难理解,很多文学作品,一旦改编成影视,就不是那个味儿了,失败作品居多。文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艺术之母。
中西方审美形态大相径庭,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参考中西医的区别。中医重系统,重辨证施治;西医重循证,重分类,重表述。思维不同,审美形态自是不一样。中国人讲象数,重圆融,追求天人合一。西方人讲抽象思维,重概念,奉行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
文字是思维的载体,汉语重凝聚,句子跳跃性大,西语重语法,逻辑严密。汉语诗意浓,长于抒情,而西语长于叙事和论证。
文字也是文学的载体,中西方文学的美学特征自然是各不相同。拿小说来说,不参考类型小说,在纯文学范畴,汉语文学若不能挖掘出文本之外的诗意和韵味,就很难称之为成功的作品了。可以推断,未来中短篇,甚至微小说,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不妨拭目以待。现代诗歌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是那是汉语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不关注。
文学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语言,二是意象。语言可以把玩,可以肢解,可以摘抄。但意象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不可间断。所以认真的读者,拿到一部文学作品,会读两遍。两遍侧重点也不一样,第一遍应该沉浸,感性思维工作,第二遍应该分析,理性思维工作。
读写相长,美学护航。写作者,研读美学,既是需要,也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