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记录自己的生活。日记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说日记与学生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日记的作用是为习作积累素材,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法自由,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内容。
一、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习写日记”
1、跟着课文学观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人和事,只是你还没有学会去观察,去发现。学生常说日记无内容可写,其实就是不会观察,不会发现。跟着课文去学习观察,是写好日记的前提。
2、设计创意性活动
经常听老师们说学生交上来的日记内容陈旧,语言干巴,在应付,在完成任务。其实,要想让学生有的可写,教师是要动脑筋的。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布置一些任务,做一些引导,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想。
二、关于“学习写日记”的其他建议
1、搭好台阶。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而写日记是习作的基础。日记在写法上是比较灵活的,没有习作那样多的技巧和主题,也不一定非要有华丽的辞藻等等,因此,在习作之前学习写日记就好像给学生搭建了登上习作的台阶。这个阶段很关键,教师要扶着学生一步步踏上并走稳这个台阶,让他对日记产生兴趣,为以后爱上习作打好基础。
2、做好评价
兴趣有了,也学会发现了,孩子们的语言自然就会有了。这个时候关键就是教师的评价了。评价这个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么在学生日记的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与成年人并不完全相同,也不在同一个层次。皮亚杰认为,儿童有着与现代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儿童的想法有时也许幼稚可笑,但这不正是“童言无忌”吗?倘若教师居高临下,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儿童的日记,其结果必然是:“这儿不通顺”、“那儿不具体”。无意间也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降低了日记的魅力,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对待孩子的日记,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用宽容的态度去评价。
谁都爱听好话,夸夸他,他会更好。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动力最初往往来源于他人的鼓励与欣赏。人都是需要赞美的,如果一个人有了成功的表现,同时他又受到了激励,他就会进一步的发挥个人潜能,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我们对学生日记的评价亦是如此。
3、交流展示
日记更多的是可以交流、可以展示的日记,是为习作积累素材打基础的,那么,本着这个目的,我想就不要让它躺在日记本上,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优秀的“童言”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
4、准备工作
开学初布置学生准备一个本子,用来写日记。本子的选择尽量用硬皮本,抗磨损;带有横格,鉴于三年级孩子的书写习惯和字体,横格不要太小;本子不要太薄,尽量能够使用一个学期,有的孩子几天用完一个本子,随手就丢掉了,失去了记日记的意义。如果真的不到一个学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保存起来,等到学期结束,装订在一起。这样,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会有丰厚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