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铜川立地坡村
——耼耼
二十九日,周六,几个骑友相约前往铜川印台区的陈炉古镇,我因一直想去立地坡看看,便欣然应允一同前往。
约骑时间定在早上六点,地点是桥北交大小区的早点市场。
规划路线是三原县城——陵前马额——耀县——黄堡镇——立地坡——陈炉——富平——三原(骑行过程中路线细节有所变化)。
早上五点四十起的床,起得有点晚。记得几年前,刚开始和人约骑车子时,先一晚上,提前早早的就定好闹钟,生怕迟到,激动的一晚上睡不好觉,半夜三更看几次时间,生怕错过。现在约骑,不定闹钟,也不半夜三更看时间,更不会激动地睡不着觉。
起床后快速的洗脸刷牙上厕所,灌好水瓶,推车子出门,迟到十分钟,抓紧时间撵,一路狂飙到墩台,终于看见苹果和蛋两位骑友。一问才知道另一个骑友五哥,已经先我们出发走了。经联系,此时他已到陵前街道吃早点,然后电话相约朝前赶。早晨的塬上,空气清新,天气凉爽,一路的果园,预示着秋后的丰收。
三个人两部随身音响。苹果的音乐,让人听了浑身没劲,浓浓的棉花糖港台味;蛋哥的音乐是鼓点密集节凑紧促的广场舞大妈味。我没有音响,但我能自由选择,想听谁的就跟紧谁,别人蹭网,我蹭音乐,想想很惬意哦。
骑友间谈论的话题永远是骑行。苹果永不变更的谈论哪个村哪个乡去过,哪个河哪个山走过,去的地方多了,有时候也会张冠李戴,纠正后大家哈哈一笑了之。蛋哥是从不问地名,从不记路线,你说往前走,他就立马行动,你说左拐,他也立马行动,喜欢在第一位骑行,由于自己不记路,往往走了一段路,回头发现别人都右拐啦,自己赶紧掉头撵,撵上以后,还是要继续当第一,惹得大家哈哈笑。另一位骑友五哥,老担心自己体力不行,怕脱大家后腿,先一天晚上问好方向线路,一个人提前悄悄的出发,实际他也是一个不错的硬腿子哦。
一路说说笑笑到耀县,为了避开210国道上的大车,我们三人走铜川新区东环路绕过耀县县城,在神德寺东联系五哥。打开行者,一看位置,发现五哥已经上山,前往孙塬镇药王故里了。这条线路是我昨晚给五哥发的(以前苹果走过一趟,我也本来想走这条线路)。可苹果现在想走一条新线路,所以商量以后,给五哥发一条消息:殊路同归,在立地坡见。我们继续向北,直到黄堡镇,右拐上山,此时已快十点钟。一路沿着之字形蜿蜒而上,坡度不算太大,三个人一前一后顺坡前行,盘上一个坡头,回望来时路,空气质量很差,一条沟道蛇形伸向远方,两边山塬沟壑纵横,小块梯田层层叠叠,仅有的平坦一点的沟谷地带,铺满了咸铜铁路线、G65高速公路以及210国道线,实在是拥挤。楼房紧贴路两边而盖,虽说刚下过雨,但整个山塬仍显干旱之态。
路边发现一处石碑,名气不是很大:和谷故里
(和谷:一个作家)
路边有一颗古槐,已是沧桑,不知年月。
旁边有桥,一个不错的小景点
半坡上消灭几个粽子,补充体力。
和五哥交汇的地方
发现五哥已先我们上去了,继续挥汗如雨,奋力攀登。
苹果上坡
终于看见我今天要到的地方:立地坡(西涝池)
老窑口
苹果和蛋哥稍作停留,继续前往陈炉古镇,我则在此处慢慢欣赏,细细品味,默默的感受遥远的年代,窑工们的岁月山河,爱恨情仇,生儿育女代代相承。
立地坡村,以前曾设镇,位于铜川市陈炉镇南面约5公里处一条狭窄的山岭上,海拔近1400米,东边紧靠1500米高的石马山,立地坡村历史悠久,古代有烧制陶瓷的历史,当地人有一句话叫:上立黄陈,(上店、立地坡、黄堡、陈炉)这是四个制瓷器的地方,据说比陈炉的制瓷历史都要早,是耀州瓷的千年古窑场之一,宋初曾在此建镇,元代曾专烧大缸大盆,后来随着陶瓷业的转移而没落。现村里遗留多处文物古迹,近年来铜川市政府投资打造立地坡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石牌
天下第一大盆造型。
立地坡制瓷历史悠久,主要烧碗、盆、缸、瓶等产品。烧制的“天下第一大盆”据说可装粮食1200斤左右,现藏耀州窑博物馆仅是一个小盆。
精巧门楼
文化广场的大瓷瓶
即将完工的三圣阁
立地坡三圣阁。三圣阁俗称东洞子,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三圣阁初名观音阁,清代改称三圣阁,供奉药王、三霄及关圣。
站在三圣阁上给石马山拍照
标志性的大门
八景之一:三眼井,不知修于何年月。
三眼井位于立地坡村东潘氏宅旁,井四周平坦,井壁用砂石箍成,深两丈余,井盖用一块九尺见方的砂石凿成,上凿三大一小四个眼,可供三人同时吊水,互不影响,小眼可放入水绳头,雨雪天地上没湿时,水绳不湿不污。距井口不远处,有一石槽,供村民洗衣服用。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秦王府琉璃厂遗址”保护碑
村委会
老窑口
逛完立地坡,我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心情轻松,感到有点饿,因为我本不打算去陈炉,所以只能在此地解决吃饭问题,老办法,找商店买啤酒副食,全村只有一家商店,三拐两拐找到后,结果是门关着,主人不在,运气真差,只能饿着。
商店
联系到苹果后,决定往回返。返程时,四个人,走了三条线路。我从立地坡绕石马山一圈返回;苹果决定从陈炉走山路返;蛋哥和五哥走大路到底店曹村镇返回。苹果的线路与我的线路在白庙乡石头脑村汇合。规划好线路后,我就饿着肚子往回赶,幸好喝的水一直充足。
从这个里右拐走东山村口返回
先看看富平北山最高峰——石马山
高大威猛,雄踞群山之中,虽和西部的大山无法媲美,但在这里也算是数一数二了,这就像是和人一样,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的能人,出类拔萃。
在山道一路走一路逛,顺便也测测富平和印台区的分界线。
连翻三道岭,发现一个小商店,在白庙乡大王小学隔壁,赶紧进去解决肚子饿问题,正吃得欢实时,一部面包车停在小学门前,下来一群年轻女子,看样子像是学校老师,便迎上前询问,果然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开车出山下曹村镇采买蔬菜和米面油,听说我也是老师,一下子就亲近起来,让我进学校参观,正好留校的老师把饭也给做好了,59岁的老校长也在,大家亲热的给我要捞面吃,我估计学校这种集体吃饭法,应该是每人都有自己的量,多个外人没办法算账吧,推辞着不吃,我也确实刚刚吃过,但这种热情感染了我,这是一群淳朴,善良,厚道,大方不虚伪不做作的老师。学校很小,三十几个娃,七个老师,只有低段年级(三年级一下),吃的雨水,住的窑洞,想出去必须翻山越岭十几公里,下午放学以后,整个大山都是空旷的,学校周围除了十几户村民,就剩下核桃树多。窑洞很小,放有两张床,一张办公桌,办公桌上面放有一台电脑,这已经占满大部分空间,能明显感到有点潮湿。想象一下冬天的晚上,特别是雨雪天,这是如何的孤独寂寞,远离城区,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山区孩子,值得我们敬佩。已是临近假期,老师们吃完饭还要阅卷,我告辞后离开,一种苍凉感油然而生。
回望最远处的小学校
继续翻岭下山,在约会点碰见苹果,稍作休息,从月窟山一路放坡到粑沟出山,沿唐中宗定陵凤凰山西边直到宫里镇,痛快的咥碗面,喝光大半铝壶面汤,一路骑回三原。(完)
全程大约一百五十公里。
骑友四人:
蛋哥
苹果
老五
耼耼
难度系数:三颗星***
2019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