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值得深读,趣味从深读而来。
《最后一片藤叶》的故事情节延续了欧·亨利一贯的逆转式,用开头中间的铺垫与结尾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情节的戏剧性效果非常强,自然给读者造成的心理冲击也就比较大。但是,只是这么去理解所谓的“欧·亨利式结尾”,还是略显粗糙。
琼珊得了肺炎,抱着一颗必死的心等待着窗外对面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落。在她心中,自己就像这一片叶子,在风雨飘摇中即将走完自己的生命之路。
然而,这种宿命般的“玄想”却被现实粉碎了。那片叶子就是不掉,就是不掉。于是,琼珊改变了主意,决定活下去,这“活”,就是希望。
希望,是穷人最后的财富。
凡事读过《麦琪的礼物》的人,是不应该欧·亨利式“含泪的微笑”的。这“泪”,就是贫困。绝望产生于贫困,而希望就在这绝望的土壤中萌发。微笑,带着幸酸与无奈,以及这无奈中伴生的幸福,一并聚集心头。
欧·亨利关注着社会底层,这种关注和他的生活际遇有关。他少年不幸,青年飘摇,中年受难,老年病苦。可以说,他一直都在社会底层生活。正是这种生活,使他认清了上流社会的冷酷无情与唯利是图的自私自利,也深刻感受到社会底层的人性与温情。在欧·亨利笔下,那些摩天大厦的“丛林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惟利是图,损人利己,巧取豪夺,行的都是“丛林法则”,为的则是追金逐银。华尔街的百万富翁原是靠抢劫、谋杀、吞赃的手段发迹,后又通过卑鄙手段操纵股票,把朋友剥夺得倾家荡产,他们的强盗逻辑是“一匹马驮不动两个人”,似乎一切权利和金钱都该归之所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就是强盗、投资商就是匪徒、百万富翁就是鱼肉他人的“鳌鱼”的实质((我们选择的道路》)。已退休的肥皂大王“始终认为钱能通神”,凭借每天能调度上千万美元的财力,过问少爷“发动的太迟”的婚事,使纽约在三分钟内发生一次空前的交通堵塞事故,从而使得财神战胜了爱神,揭露了资本家勾心斗角、明抢暗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本质((财神与爱神》)。抢、骗、偷,是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手段;狡猾与奸诈、残暴与毒辣、冷酷与无情是他们成功的因素。就连杀人放火犯,也耻与为伍,鸣冤叫屈说没有他们的罪孽深重((没有完的故事》)。他们是“领有许可证的抢劫无产阶级的人”,不放过“能搜刮克扣的每一块钱”(《新天方夜谭》)。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对此曾有过人木三分的评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对美国这个名利场的把戏也看得十分透彻,并对这个“金元帝国”的金钱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
批判是为了寻找出路,是为了在金钱世界的沙漠之上找到美丽的人性之花。
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是在生活重压下落魄、挣扎的小人物,虽身处艰苦的求生环境,他们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贫穷潦倒的老画家贝尔门,为了帮助青年女画家琼珊重树生的希望,打消她因藤叶片片凋落而日愈一日想死的“傻念头”,不顾年老体弱,于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在琼珊窗口对面的墙壁画上了一片绿色的、永不凋落的藤叶,终于使琼珊战胜了死神,而老画家却因此被肺炎死神夺去了生命(《最后的常青藤叶》);贫贱夫妻为了向对方表达深沉的爱意,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使对方得到快乐和惊喜((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为了掩护新婚姊妹的爱人逃脱警察的追捕,新娘机智巧妙地把误会和灾难引到自己新郎身上,无私地让自己的新郎在抗拒逮捕的搏斗中吃尽了苦头,为逃脱者赢得了时间,保护了新婚夫妇蜜月旅行的幸福(《新婚的姊妹们》)。
这些人物身上人性的闪光,就是欧·亨利心中的伊甸园,也是他的理想和希望。生命的美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在于用自己的爱去点燃别人的希望,在于不计报酬的付出和毫不畏惧的牺牲。
相较于莫泊桑的希望,欧·亨利就有了更深刻的幸酸;相较于契诃夫的尖刻,欧·亨利表现出更多的温情。欧·亨利不只告诉读者,世界是多么黑暗,他更告诉读者,黑暗的世界更需要爱,需要光明和温暖。
二、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欧·亨利在《爱的奉献》中写道:“当你热爱你的艺术时,就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这种爱的牺牲,就是源于人性的善。
文学作品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善的力量。命运的坎坷,环境的恶劣,遭遇的不幸,这些都够不成自己成为恶之使徒的理由。尽管人性中有着卑劣与龌龊,但只有善才能够给人注入希望。欧·亨利曾经写过一个《黑榭的买主》,主人公戈里酗酒、赌博,是一个十足的浪子。但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却可以向自己的仇人伸出善意之手,请他和自己一同回乡,享受乡下美丽的自然之光。
仇恨只能生产仇恨,只有宽容才会消弭仇恨。仇恨蒙蔽人心,只有善良才能带来光明。
《最后一片藤叶》中的贝尔曼,生活在贫民窟中,注定成为社会抛弃的子民。他酗酒(欧·亨利写过许多酗酒的人物,恐怕和他的父亲有关系。他自己也酗酒,最终的死也与酗酒有关。酗酒,在欧·亨利潜意识里,是罪恶也是救赎),脾气暴躁,怨天尤人。但是,一个社会垃圾一样的人物,却没有对社会产生仇恨,更没有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欺凌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不幸者身上(比比阿Q)。他能够把自己的不幸转化为对弱者的同情,从而给弱者带去生的希望。这,不得不让我对贝尔曼致以崇高的敬意。
悲剧真正的魅力,在于毁灭中人性的崇高与壮美。当这种毁灭是建立在生的延续上时,这种悲剧的力量就更加强烈。欧·亨利善于用喜剧的形式来写悲剧,悲喜交加之下,悲的深刻,喜的动容。正是欧·亨利小说魅力所在。
生活的悲哀,经过了人性的过滤与筛选,酿成了一坛善美的琼浆。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正是文学之美的魅力。
结尾:一个人穷其一生,能够完成的真正的作品是什么?一部厚达十五公分的小说?一幅可以拍卖到千万英镑的画作?这些是不是真正的作品,好像难以结论。
但是,欧·亨利却说,真正的作品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真正的作品是生命作用于另一个生命,善良点燃希望,人性带来光明。正如德拉与吉姆之间的礼物,贝尔曼的最后一片藤叶。
美人鱼放弃了希望,成全了幸福和美满。这不是童话,而是关于善良和人性之光的寓言。
还好,这个金钱的社会里,有这些关于希望和温暖的文字,可以让我在黑夜里,不至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