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自我需求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满足,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是深度合作,理应提供深度满足。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之间的不和谐就是来自需求和满足之间的冲突。或者可以说,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需求和满足的关系。他人,本质上就是用来满足你的。你,本质上也是用来满足他人的。这是人性的需要。
情绪,本质上就是关系中跟需求是否被满足相关的一种状态。
好情绪是需求满足时的状态,坏情绪是需求未被满足时产生的状态。比如:高兴,是需求的满足;恐惧和害羞,是“安全感”需求的未被满足;耻辱,是“被理解” 需求的未被满足。
别人让你舒服,即你的某些需求在ta那里得到了满足,ta给你制造了好情绪,ta具有好情绪的价值。别人让你伤心难过,即你的某些需求在ta那里未被满足,ta制造了你的坏情绪,不具有好情绪的价值。
如何给他人提供好情绪价值,在于聆听和察觉他人的需要,进而满足。
但以下这些因素会影响满足ta人需要:1.完全看不到或觉察不到ta人需要,这种属于比较迟钝,情况比较少;2.看到了或者对方已经告诉你了ta的需要,不愿意满足,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复杂;3.看到了他人需要,但是评估后需求太高,确实满足不了。所以,分清这三种情况:察觉不到?不能也?不为也?
“能而不为”是什么情况呢?人为什么不愿意给他人提供情绪价值?这里有满足自我需要和满足他人需要之间的关系冲突的因素。如消耗自身能量,对方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的考量等。
还有一点:没有意识到满足对方需求的重要性。
在需求和关系的意义上说,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满足他人需要,最终给ta制造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