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我在简书写字一年了,有几篇文章反响还不错,于是有点沾沾自喜,还颇为得意地写了些心得体会发布出来。
直到有一天,我被拉进一个优秀作者群。和众多大拿混在一起,每天都在体验“忝在其列”的感觉。
有一天,大家讨论“日更”这个话题。
一位某专题的优秀作者坦言:日更是不可能的,即使全职写作,更新的极限也就每周三篇。因为每写一篇都要列提纲、安排段落结构,然后再阅读相关的资料,写完了还得花两到三天修改。。。。。
我一直以为作家的日常就是,哪天头脑中闪过一个小清新的感悟,立刻泡上咖啡,打开电脑,一篇精品之作随之就在敲击键盘的“嘀嗒”声中诞生。
然而优秀作者亲身告诉我,写作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一篇精品的出炉,不仅仅要工匠大师那样反复酝酿和雕琢,更重要的是,从选题选材、编排结构、梳理逻辑,再到手法运用、遣词造句,这些无一不是成熟的流程套路。
文章成了工业制品,写作者就是这一环扣一环工序中一丝不苟的作业工。写作需要浪漫,也需要汗水,更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精通和熟练。小到千余字的小品文,大到宏篇巨著,哪篇上乘之作不是经历了这样的千锤百炼?
写了这么久,今天我才知道,其实自己从来没上道!
- 02 -
我上一家单位是一个大型央企。国企单位的文娱氛围很浓,经常组织各类比赛。
同事小张是福建龙岩人,号称公司的羽毛球天王,巧的很,跟林丹正好是老乡。他从小到大拿校冠军拿到手软,到了公司也当仁不让,甚至还因此被总经理接见过。小张毫不谦虚地坦言自己从小天赋异禀,若非家里坚决要他上学,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就不是林丹了。
天有不测风云,我离职那年,小张的天王神话被集团内另一个同事老陈悄然终结了。
老陈是刚从其他系统调来的,偶然一次跟小张交手,就把他打得眼冒金星。一旁的小伙伴都看呆了,老陈经常是还没触球,一个假动作,就把小张晃得东倒西歪。
小张虽然年轻,气可不盛,自此以后,他就拜倒在老陈门下,时常找他切磋。原来老陈小时候是运动员苗子,进过市队,因为没选上省队,就退役去读高中。
说实话,老陈的水平在中国运动员体系里只能算基层,可到了民间就是一代宗师。小张每跟老陈打一次,对老陈的佩服就增加一分。他觉得老陈在市队里学了几年的东西,够他消化一辈子了,连站位、步法,接发球这样的小技巧里,都有高深的学问。而他自己好像从来没上过道,那么多冠军奖杯仿佛是在讽刺他的年少无知。
为什么业余“天王”在专业选手眼中只算个没启蒙的小孩?老陈也对小张总结过:
你们打球是为了娱乐,我们是为了前程,没成绩就要被淘汰;
你们一个动作能练上一百遍就算刻苦了,我们练一万遍也只是起步水平;
你们身边没几个懂行的,我们队里全是专家,然后按照专家多年摸索的科学方法来训练。
- 03 -
正如青年作家韩寒在《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一文中所讲述的那样:
人们乐意看到顶级格斗高手被民间摊饼大叔利用平时做煎饼所积累下来的技术所打败,也普遍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更津津乐道于捡到一颗仙丹,看了一本奇书,三天速成干翻一代宗师,归根结底还是这样的故事能爽到大家,产生一种“高人不过尔尔,说不定我也可以”的满足感。
其实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民间高手已经没法跟经过大量学习,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抗衡。别说抗衡,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方法能上道,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在身边的小圈子里大杀四方,赢得赞誉满满的时候,就有些飘飘然,自以为得道。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完全是歪脖子树上结歪果,从方法到实战都错得可笑。
还是拿写作来说,前几天我在简书上看见一位高手一枝丘贴的照片,是她自己画的思维图。
一张图,把一件复杂的事分析得层次分明,井井有条。
这哪里是写作,这是在做科研!然而这就是写作的套路,好词金句都是表面功夫,能像分析人体结构一样设计文章架构,这才是基本功。
- 04 -
怎样才算上道?
很多鸡汤文强调,一门技术想要达到专家水平,必须遵循“一万小时定律”。
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羽毛球爱好者,打上一万小时,或者一个写作小白,写上一百万字,水平就能登堂入室吗?
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事实: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适得其反。因为水平得不到突破,练得再多,也只会产生疲倦和井底之蛙一般的自大感。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套路,不是骗人的那个套路。每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技能,绝不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体系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套路。
比如医生给人看病,短短几分钟,根本几项检查结果,医生就能得出大致的结论,然后开药。这建立在医生上了八年大学,系统地学习过从人体结构到病理常识的诸多知识,并且有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相比之下,有些中医“专家”,养生“专家”号称掌握祖传秘方,能治百病,简直就是笑话。
- 05 -
专业人士的背后往往有一整套体系在支撑他,包括选拔、训练、保障等,而业余者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的爱好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套路*大量训练。
如果前面这个套路的值很小,或者根本为零,后面再多的练习也是枉然。
听起来,想学点什么,套路还挺深。
然而这样的科学套路,我们早已熟知,只是自己忘了。
回想自己上学时的经历,无论语数外,还是理化生,都是一门门由浅入深的科学。教材看似简单,实则编著的人都是专业权威,每一条知识点都经过了上百年反复的实验和论证;老师的教学方法,看似平淡无味,其实也是老师基于心理学和认知规律,并且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
我们处在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里,却不自知,也不珍惜,等到步入社会,真正因为生活所迫想要学点东西,却忙得东倒西歪还不上道。
在万事须自学的年代,学习想要上道,还是要从最基本的认知规律开始。
学习的过程,还是先学基础,再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想学什么,先要找着“道”,然后“上道”,一切学习,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