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刷屏最多的是《芳华》观后感,先看看一位先锋女作家对《芳华》的评价:“《芳华》是冯小刚电影里最烂的一部,整个电影全是群像,没有人物。情节支离破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电影毫无节奏感,十分乏味,把人拖的昏昏欲睡的。另外摄影偷懒一塌糊涂,拍日常戏也用肩扛式摄影方式,把我晃的眼直晕。还有那些现代脸演年代戏,随时让我在出戏。真是让我失望,丫这几年酒喝多了吧。”
先不评判先锋女作家的评价是否客观,我只说我认为的好电影是什么样子。
讲个故事:一次,我家三口要去看一部大片,直到片名《第三种爱情》出现在大银幕上,才发现糊涂老妻买错了票,急急出了电影厅想换票,被告知大片已经满员,无奈,只好退回去接着看这《第三种爱情》消磨时间(抠门舍不得走),诺大的影厅就二十几个人,除了我们老夫老妻带一个未成年孩子,其余全是情侣。银幕上神仙姐姐和承宪偶巴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还动不动就啃来啃去的撒狗粮,电影结束后,老妻问我怎样,我大声说:“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电影。”从周围观众的笑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认同。
这个故事说明,任你有明星保驾,但胡编乱造也很难有市场。
必须承认,一部电影,它不可能兼顾所有人的口味,正如有的人顿顿要吃大葱粘酱,可一定也有人为吃大蒜闹离婚。我们毕竟早已过了八个样板戏轮流转的年代,千万种选择,不可能有单一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被众人赞颂,自己视为珍宝的东西也能被人挑出毛病,更何况电影本身就被称为遗憾的艺术。
说回《芳华》,要想在两个小时呈现出这么大的时间跨度,还要力求完整,的确勉为其难,割裂感不可避免,但绝对属于瑕不掩瑜,更何况还有一个严苛的审查制度,喜蒜喜葱的人完全有可能随时被只喝咖啡的人枪毙掉。
而《芳华》之所以能引起全社会热议,引发众人吐槽,还有一个原因--导演是冯小刚。
正如有人说,冯小刚的导演生涯是一个苦逼,装逼到牛逼的过程。因为身处商业社会,于是去拍早期的贺岁片,但我相信,他内心深处一定心有不甘,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1942》。商人眼中的好电影是票房,是赚钱,当全社会的眼光都牢牢盯住金钱和权利的时候,他们忘了,世上还有一种东西叫情怀。冯小刚就恰好是那个有情怀的人。
观众不是影评人,他们坐在影院里,不会想到这个场景的机位不对,那个地方的用光不合理。真正吸引他们的只能是故事本身。
男主角祭奠一段我的确也曾跳戏,只是我眼中出现的是老山前线战士赵占英的母亲第一次来到陵园祭奠喊得那一声:“儿,娘来看你了。”要知道,这一天,据她儿子牺牲已经过了二十年。赵占英在这里孤独的躺了二十年才等到凑够路费的娘。黑暗中,我体会到了冯小刚的情怀。
过去看电影我还会随着情节的演变肾上腺素发生变化,但《芳华》,不知什么原因,全程我都出奇的平静,我相信自己体会到了冯小刚那一片良苦的用心:舞蹈演员跳的越美,越衬托出战争的残酷;平日里的勾心斗角,在生与死面前都不值一提。冯小刚翻开的不仅是那一段几乎被尘封的记忆,更是替那一代芳华已逝之人发出的呐喊。他是在提醒我们,提醒这个国家,对那些芳华早逝的生命,我们亏欠他们太多太多。
只想告诉那所谓先锋的女作家:当你真正尝试了解了一代人的经历以及这背后的故事后,你才有资格去判断电影的好与坏,而不是简单的从拍摄技巧来评说,请记住,下次,先把大腿合上再说话!
好电影的成功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和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严歌苓写了一个好故事,冯小刚就是那个会用电影语言讲故事的人。面对当今银屏上除了小鲜肉,就是穿越剧,要不就是小鲜肉玩穿越剧。越来越老的冯小刚一定感觉到在今后不长的艺术创作生命中,有些话再不说大概就没有机会了。
(注:按照当时的抚恤金标准,排级以下烈士400元。赵占英的母亲靠当地民政部门每个月给的28元生活费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