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迎来大结局,”中国式妈妈“王胜男(闫妮饰演),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
从女儿林妙妙的仪容仪表到学习成绩,王妈妈可谓是“抓大不放小”,事无巨细,永远在“提醒”永远在“教育”,被网友戏称为“亲妈的暴击式唠叨。”
坐姿不对,必须纠正。
“小姑娘,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个坐姿。”
洗手的步骤,要一一交代。
“打肥皂两次,搓手一分钟,冲洗一分钟。”
高中报道第一天,就开始为高考倒计时。
“今天是2014年8月31号,距离2017年高考,仅剩一千零十天。”
之后,又要求住校的女儿每天汇报,要求喜欢文科的女儿选择理科(因为“理科的就业机会多”)......
按林妙妙爸爸(张嘉译饰演)的形容:
“十八了成年人了,我们还老把她当孩子一样对待。”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中国式妈妈”的现状:圈养式的教育下,永远停不下来的操心。
在剧中,王胜男的“呕心沥血”换来的,是女儿的叛逆和痛苦,是丈夫的无奈和叹息。
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
多少妈妈被一句“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怎么都不领情。”伤得体无完肤。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说过:
母爱可能是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一句“为了孩子好”的背后,可能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认知黑洞。
一、控制欲过强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
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曾经,一篇《北大留美学生万字数落父母、12年不归拉黑父母6年》刷爆网络。
新闻的主角王猛(化名)就是传说家“别人家孩子”。他头顶无数光环:
从小就名列前茅,本科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进修读研……然而,在他成年后,他选择“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父母彻底决裂。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当我们希望孩子未来上名校、当医生、当老师时,停下来想一想:
这是孩子的梦想,还是我们自己的?
二、缺乏安全感。
在知乎,曾有一个问题是“你爸妈说过让你最烦的话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就是: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自己也是从孩童时代一路长大的,而我们今天,却变成了曾经自己最烦的那种“爸妈”。
有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从没想过去控制他,但是我既然生了他,就要负责,如果我没有做到位,万一孩子遇上个什么事怎么办?
这个“万一”像一把剑,始终悬在他们头上。
教育学者尹建莉老师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一针见血地指出:
持有这样思维方式的父母,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总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三、缺失自我。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普遍喜欢干涉孩子?这和缺失自我有关。
我们的价值观对妈妈的要求很高,要求妈妈一切以孩子为主,很多妈妈也已经将这种价值观主动内化了。
当我们习惯了大事小事都以孩子为中心,我们对孩子的依赖感,有时甚至会胜过他们对我们的依赖。
正如《少年派》剧中的那句台词:
住校,是锻炼子女和父母的独立能力,注意,并非只是子女。
可是,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独立,如何期盼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圈养式教育下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不会选择。
很多有“选择恐惧症”的人,往往经历过被事事包办的童年。
他们缺少为自己做决定的经验,从没成功做过决定,也没失败过。
这种空白,可能会导致三种极端的结果:
(1)缺乏选择的勇气。
年纪越大,越害怕自己做决定,逐渐进入负面的自我否定模式:总觉得自己会做错决定,于是宁愿放弃机会,也不愿做出决定。
(2)不了解自己。
从没选择过“喜欢的东西”,总是在饿了之前就吃到食物,起床之前就看到要穿的衣服的孩子,无法判断自己的喜好。
从衣食住行,到工作择偶,他们的整个人生规划,都处在模糊混沌的状态中。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颜色”也许影响不大,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问题就严重了。
(3)为了选择而选择。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例子“孩子从小就乖,什么都听我的,可是到了找对象的时候,非认准了我不喜欢的那个,他从来没有这样叛逆过。”
很多孩子,失去了“选择权”,在多年的“乖巧“遇到爆发口之后,反而常常在关键的人生节点上,做出让父母大跌眼镜的选择。
我们该说这是“叛逆”吗?还是他们内心渴望已久的“权利”意识终于冲破了层层阻碍?
遗憾的是,这样的权利意识,加上我们刚才提到的“不了解自己”,两个因素叠加,往往会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让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成为难以扭转的悲剧。
从深爱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难道不应该让孩子的“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来得早一些,再早一些吗?
让孩子早一些“试错吧”,让他们在选择中积累自信和勇气、充分了解自己、得到公平对待。
宁愿让孩子“选错衣服”“选错兴趣班”,也不要让孩子长大以后“选错伴侣”、“选错人生目标”。
二、不敢负责。
最近《千与千寻》在国内上映,汤婆婆的独子坊宝宝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个穿着“坊”字肚兜的胖宝宝,依仗着汤婆婆的庇佑,总是待在堆满了玩具和枕头的房间里无所事事,每当遇到挫折,就用哭闹来威胁。
当千寻要离开时,坊宝宝挽留不住,却又因为害怕外界的细菌而不敢追随,只好拿汤婆婆当杀手锏:
那我就哭,我一哭,汤婆婆就会来杀了你......
真是天真又可悲的“巨婴”形象。
在我们身边,“巨婴”也不是个新鲜词。
我们总可以听见,在不同的场合,他们总使用固定句式来开场,那就是“我妈说......”
听老妈的,有错老妈扛,是“巨婴”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为自己负责”。
三、不快乐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热播时,朱雨辰和他的妈妈就多次登上热搜榜。
朱妈妈在节目中,描述自己是:
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完全没有自我。
70多岁高龄的她,不仅生活上事无巨细、样样插手,就连儿子的恋爱,也从不放手。
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的,但是我都是会干扰的。
而朱雨辰,只能躲在房间里咆哮、大哭,然后继续着这一切。
他的痛苦,要如何形容?
2015年,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学者曾在《积极心理学期刊》中发表一项研究成果: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被父母管束过多的孩子并不快乐。
换句话说,过度的控制下,孩子内心的痛苦,相当于失去了父母的痛苦。
用尽全力,费尽心思,把孩子变成了不会选择,不敢承担,又不快乐的“三不”孩子,一定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有些父母会问:我也想放手,可是,我该在什么时候放手呢?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退出计划》,写着:
3岁退出餐桌,让孩子自己学会吃饭。5岁退出卧室,让孩子独立休息,减少孩子依赖性......
这可以是一种引导,让我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意识: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候退出餐桌、退出卧室、退出私人空间。
但是,这并不应该被当做“时间表”。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时间表”。
正如尹建莉所说:
“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长得还高一样。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有种更加合适的退出方式,《我把三个孩子送进哈佛》的作者方莉提出:
少说“为你好”,多说“我爱你”。少用“我以为”,多问“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因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的“好”。
我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辩论话题是这样的:
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黄执中持反对观点,他说:
完美人生是充分拥有选择权。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再为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人生,需要由他们自己定制。
而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培养起:
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能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