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梗要从昨天的主角儿“沉香”说起。由于《宝莲灯》的故事流传的实在太广,就和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一样,不少读者倒背如流。不过,我问个问题您可不一定答得上来:沉香他爹刘彦昌考得哪门子科举?
根据《沉香太子全传》的描述,沉香他爸原是天上金童转世,就因为在天上和三圣母在蟠桃会相对一笑,结果三圣母被贬\金童转世,足见玉帝面黑心硬规矩多。后来金童转世为汉朝书生刘玺(一说刘向),进京赶考题诗华山,这对欢喜冤家才能再续前缘,并有了沉香。那么问题来了,汉代尚无科举制度,沉香他爹思想前卫了几百年,到底考的哪门子科举呢?
这答案还的从沉香他妈那里找。因为华岳神女,或者称华阴庙三娘子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唐代戴君孚《广异记》和宋元时代《异闻总录》。汉代书生刘玺当然不可能进京赶考,放在唐宋背景里反而是合适的,而唐传奇里yy进京赶考的书生和神女相恋,最后荣华富贵,甚至成仙得道的不少。比如《柳毅传》只不过帮龙女送封家书,就yy人家龙女巴心巴肝倒贴过来以身相许。可见宝莲灯的故事前半段透着唐人浓浓的yy情调。
那么二郎神杨戬怎么搅和到这里头去了呢?我猜二郎神这时很可能会一头黑线的冒出来说:我那时还根本不姓杨!
二郎神在古文戏曲中的形象变化很大,最初他应当是以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独健的形象出现的,在观音菩萨座前听用,是一位典型的佛教护法神(插个嘴,毗沙门天的三儿子就是哪吒,难怪他俩走到哪部书里关系都不错,居然是亲兄弟)。西游记里,推荐二郎神降伏猴子的,正好也是观音菩萨,这应该是独健在二郎神身上留下的一点残影。不过在佛教效命时,独健还有许多密教特色,动不动就“身长千丈 青面獠牙”一副藏传佛教里愤怒金刚的模样。随着毗沙门天和观音信仰在民间越来越受欢迎,道教将这位神将借来换了一个新的id:二郎神
最早的二郎神似乎是隋朝的赵昱,不过这位胡子大叔由于形象和知名度问题,很快被曾下水斩蛟降龙的李冰二儿子取代了。在很长时间里,二郎神一直是李二郎。在唐传奇里有一篇著名的席方平,二郎神在其中客串了包公的角色,狠狠惩治了地府里那些贪腐弄权的阎王小鬼,这也和李冰父子的好官、清官的形象相吻合。但二郎神形象在两宋之交发生了些奇怪的变化,一位徽宗朝的权阉杨戬,居然被民间穿凿附会成二郎神!据《西游记可以这样读》作者李天飞分析,除了杨戬本身的神秘色彩,很可能是因为杨戬善于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百姓给取的诨号,加之宫廷内太监经常演角儿唱戏,所以直到现在,二郎神头上都经常带着一件太监常戴的三山帽。哎,老百姓爱胡乱搭配,灌江口李二郎心里苦又有谁知道?
这位杨戬杨二郎,很可能就是《沉香太子全传》中二郎神的原型。面冷心硬,漠视生民幸福,巧取豪夺、背后势力强大。为了维护所谓的天条,罔顾亲情、滥用法力。这个二郎神已经和席方平故事里相去十万八千里了。为了讽刺这位冷酷的神祇,明清时代的百姓还故意在沉香救母结尾,编造了二郎刀劈桃山救母的故事,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情节几乎完全照搬沉香救母,唯一作用就是讽刺反派二郎神当初苦心救母不成,最后自己却忘亲忘本,做了玉皇的帮凶(有木有反腐纪录片里,入狱贪官访谈的既视感?)。
不过,二郎神在灌江口终究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神,清代百姓又扩展了二郎担山的故事,二郎担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劈山救母,刻意夸大了二郎救母的艰辛和救母不成的痛苦,为他日后的放弃反抗、维护天条找理由。这也可能是电视剧《宝莲灯》里,焦恩俊版二郎神最后反转的灵感来源。观众终究不能认同二郎神是个恶神(颜值高就是王道)。
二郎神的故事先扒到这里,其实他身上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趣点,而不是西游、封神中一成不变的形象。所谓“家喻户晓的经典”,换句话说:就是一块啃的没有一丝肉味儿的鸡骨头。但我们把骨头换个做法,也能熬出些美味的汤料来。有时候静下心来品一品个中滋味,总会有些意想不到小乐趣。下一篇我们同样从劈斧子聊起,而且会劈个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