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篇文章:说他写文章从来都是一气呵成,讨厌咬文嚼字。
写文章该不该‘’咬文嚼字‘’,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
极致的‘’咬文嚼字‘’,‘’推敲‘’千年以后的人们仍在推敲。
这个典故出自唐朝诗人贾岛做的一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到底是用敲还是推呢?贾岛苦苦思索,确定不了,后来遇到大文学家韩愈,他认为用敲好,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
现代有人认为这只是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并不是当事人。僧人是回家还是拜访友人并不确定。如果是回家那么用推更能体现荒凉的景象。一人一寺一荒园,反而是推更贴切。似乎也有道理。
不过古人也觉得像贾岛这样有些过了,所以称贾岛为苦吟僧。
另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例子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最先用到字,觉得不好,改成过字,不满意换成入字,还是不行,换了十多个字换成绿字。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春风吹拂着江岸,小草发出嫩绿的新芽,长出绿芽的柳枝随风摇摆。一个绿字是多么有感染力啊!
再把其它字代入看看,高下立判。
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说我的观点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我的观点是:所有人写文章都咬文嚼字。你先别急着反驳我,你想,如果写文章你不理解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你怎么组织语言呢?如果你不能准确地体会每个词的含义,每个词代表的语境,你怎么把字组成词,把词组成句子,把句子连成文章呢?
每个人都有故事,很多人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很多人把自己的故事写成文章,有的文章流传千古,更多的默默无闻。为什么,因为他的文章引人入胜,才能广泛流传。为什么引人入胜,因为他能很好地组织语言,也就是咬文嚼字。
你说,我没有抠字眼,我的文章是一气呵成的。
好吧,听我讲一个故事。有两个画师是好朋友,都觉得自己比对方厉害,于是决定比赛画公鸡。其中中国画师一挥而就,一下子就画好了一只公鸡。而另一个西洋画师架起画架,一笔一笔地画,一笔一笔地修,过了几天才画好。
中国画师的一挥而就是功在画外。为了这一挥的表现,之前几年,几十年的一挥,二挥,几十挥……不断的练习,试错,修正才能够在这一挥出彩。
西洋画师是在画布上涂抹,修正,再细描,再改,直到涂抹到满意为止。
都是咬文嚼字,只不过你是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训练,所有的文字烂熟于心,而且能够自如的运用写作技巧,所以能够一气呵成。
而有的人,因为习惯,或者没有很好的功力,不能很好地运用词汇,不能很好地使用技巧,所以只能先把字句堆砌出来,然后慢慢修改。
两种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实际上本质都一样,都是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