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迟暮,心心念念的,仍是当年的仁义江湖
——观《老炮》有感
自古英雄出少年。
江湖代代,只余英雄的传说。
老一辈的人,茶足饭饱,唾星飞溅,大烟袋子点上了,皱纹把浑浊的老眼挤成了小缝,烟雾缭缭,“想当年啊,二十啷当岁的时候啊······”老人沉浸在英勇往事中不可自拔,年轻人自然揣了一副旁的心思,因年岁的增长,自觉力量和见识乃至资历都有了质的飞越,自然瞧不上只提当年勇的老汉。
这是个无限包容年轻人,却对老年人过于无情的社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廉颇老矣,也许他的“当年”仍会被人反复提起,但人们记住的、怀念的,也不过是他盛年时的英雄模样。一代英雄在寂寞的烟灰中老去,少年英豪仍会兴起,但衰老和分离的命运对他们而言仍然笃定且无可避免。
《老炮》讲的是不肯衰老的英雄们。
他们受足了老一辈“仁义礼智信”的谆谆教诲,像是日月星辰兢兢业业得遵循运行规律一般执拗得有些盲目得守着江湖的规矩。哪怕江湖已然不再。
他们讲究义气,甚至有点漠视法律。
年少时,为了受辱的同伴强出头,拿着长刀、甩棍、砖头“茬架”,以最原始也最男人的方式决出个胜负。打赢的一方自然扬眉吐气,打输的一方虽不甘却也心服。他们大多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也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只知道在拳头最硬、反应最快的好年纪,给自己打出一片守规矩的天下来。
人到中年,伙伴四散,命运殊途,但举手投足间,豪气不减当年。富商、混混、卖煎饼果子的、修车的、大老板、教师,平日里胆小怕事的、嫌贫爱富的、拖家带口的,站在少年时的战场上,耗尽半生、摸爬滚打、摔了无数跟头才学会的隐忍谨慎突然消失不见,一声大吼,心底住着的,还是那个见识浅薄却英姿勃发,用自己唯一熟知的方式拼命挣扎活着的少年。那些流过血咽过泪才磨平了的棱角,一时间全部长了回来,甚至锋芒更盛。
他们是为了“六哥”而战,也是为了当年那个小小少年。
有时候实在觉得这样的男人蠢得可以。他们说,“万事不可打女人,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但他们又轻视女人,把她们当弱者,遇到烦心事就皱眉抽烟,在女人不耐烦插话时低吼“你懂什么?!”
即使是平日里一贯好脾气的男人,也会在某一个时刻,擦拭多年不用的长刀,上香剃头,翻出箱底珍藏的战袍,用已经衰老的拳头和尚未老去的英雄心,去赴一场必输无疑的战斗,为了守着自己心中依然鲜活的江湖和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规矩。
对于那些陪伴在身边的女人来讲,这样的男人,即使是蠢,也是蠢得有些可爱吧。
总觉得影片最后一幕,那些舒展了眉头,结伴大笑着从监狱走出来的中年人,是英雄最好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