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营上半年,除了参加主题营的时候会出浮出水面,其他时候都是处于深度潜水中。
那个时候看着大家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不知道怎么融入进去,看着大家刷屏祝贺某位老铁取得好成绩,我连混进去刷屏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我觉得自己极少发言,大家都不认识我,突然发消息,会显的很突兀又尴尬。
回归到生活,我也是这样的人,很久不联系的同学,彻底失去联系后,想到曾经关系多么要好,失去这份情谊有多可惜,但即使是这样,也不会突然联系对方,因为没话可说。
在读书营,如果不是因为我当了上一次主题营的班长和这一次主题营的排长,我想我没有机会主动加老铁好友。
也许你会觉得“机会”这个词用的有些矫情。
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在社交上非常被动,除非是工作需要,否则不会主动加好友。
即使我知道社交非常重要,但是总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缺陷。
而这个缺陷也被带入社群,几乎不会主动,我要做的任务,以及在其他老铁眼中的利他行为,全都是为了要做好这个任务。
因为我觉得自己接了任务,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而这个任务也是管理组找到我,然后我接受的,并不是我主动要求得来的。
所以当听到也知也非老师说自己不是一个自来熟的人,但是硬要显的很热情,本人就会觉得拧巴,那种感觉我也深有体会。
这样看来我似乎把自己不善于社交的锅甩给了天生的。
其实不是,我是通过也知也非老师的经验,对标自己。
我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先沉淀下来认真努力做事,不要沉溺于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当你身上有挡也挡不住的光芒时,就会被他人看到。
那是的自己是不是会更加自信的面对那些曾经不擅长的事情呢?
思路理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
也知也非老师说的对,生活和社群不应该是两个对立的此起彼伏,而是相互成就。
把社群当做生活的训练场,把生活当做社群理念的实践场所。
在此感谢读书营,感谢终极主题营,让我有机会对标牛人,检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