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是误人子弟的做法。” 子路反驳说:“现在已经有民生之事等着他去管理了,干吗还要经过读书求学这个流程呢?” 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些能说会道的人。”
《论语》学习已然过半,目前,最喜欢的就是《先进》篇。每天学四个小节,几乎每小节都会很有感触。仿佛置身于2000多年前的夫子课堂,整个人都逐渐变得安静闲适。把生活与目标追逐的节奏都放慢,静下心来学习的这几个月,或许是这些年来最为放松愉悦的时期。
而这些美妙的感受都源自于学习,如果可以时光倒流,会只想告诉过去的自己——读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找个工作,安身立命。学习的本质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应对危机的底气与不疾不徐追寻梦想的定力。
01 子路犯了哪些错
学了这么久的《论语》,发现子路真的一直在遭受批评。然而,大多数情况又的确是子路不停在闯祸。这真正的原因正是由于子路的思维方式有误,底层逻辑欠佳与认知局限所导致的。就以今天这则对话为例,来分析一下子路犯了哪些错:
首当其冲的就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想着获取当下即可获得的东西,没有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与思考。《小岛经济学》中曾提到渔网理论,即为,如果你想要获取更多的鱼,首先应该延迟满足感,舍弃眼前利益,花费时间制造一张具备网鱼功能的网,从而得到更多收获。
其次,子路对于学习的态度太过实用主义。夫子一直崇尚君子儒,为家国大业,人民利益而学习;而非小人儒,学习基本礼仪学识,用以换取一份工作及收入,从而养家糊口。而子路显然把学习当做了工具,并未意识到拥有君子儒学思想对一个人的长远有何影响。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我们都懂,却鲜少有人做到时刻秉持,且不为利益所动。
最后,子路不懂识人善用。子路之所以推举子羔,并非因其品德才能俱佳,而仅仅只因双方关系好。工作中,最怕遇到的就是德薄而位尊,但是,却比比皆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很大原因不正是因为家族企业,不懂经营管理,错综复杂的亲疏关系。商场如战场,而太多的创业者似乎把企业看得太过儿戏,中饱私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02 学习能让我们做到有效沟通
不学习,我们可能连沟通都不会。于是,工作与生活中不断与人产生分歧与争执,似乎怎么都无法快乐起来,总感觉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而良好的沟通方式,则让一切变得顺畅有利。
子路在有效沟通方面的确是个典型的反面例证。原本这里,夫子提出他举荐子羔的做法存在不妥。如果子路懂得《非暴力沟通》的框架,就不会是直接以读书无用论怼回去,而是谦虚地询问夫子对此事的意见与建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子路的老师是孔夫子。夫子短短一句话,几乎道尽西方学者,满满一本心理学书,各种引经据典才得出来的一个道理。如果子路不是这么不重视思考与学习,懂得观察与自省,学会有效沟通,而不是直接且强硬,大概也不至于总是被夫子批评了。
03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与人为善不如高人指路。”这句话如此庸俗低廉,却被广为流传,也毒害了无数人,包括曾经的自己。如今这信息爆炸时代,没学历的网红年薪是我们普通工薪族的几百上千倍,更加滋生了诸多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也曾和同为研究生的朋友们就读书目的讨论过很多次。很多人认为硕士学历并没有带来任何的益处,反倒因为读书错失了行业黄金期,耽误了挣钱的机会。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比我们晚出来的学弟学妹们,同样有很多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直认为不是时代导致了自己的不成功,是自己的无能与无知所造成,从来也不是学历无用,是自己没有好好运用知识的力量。
如今抖音里各种分析商业模式,为人提供创业建议,挣钱方式的大有人在。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提到,花钱学习报课,链接更多优秀的人脉资源。且不说功用如何,先想想我们自己有什么资源给别人呢?大佬们难道是太寂寞了,需要一群从他身上获取资源或信息的蛀虫为他起舞吗?他们可能连花时间和你讲一句话都觉得浪费了口水,毕竟,他们也需要更优质的人脉资源和更高的圈层。
几乎把全国各大省份都走了一遭,可旅途上那些人终究是过眼云烟,连触及灵魂的交谈都不曾有过,更何谈世界观的影响呢。旅行的意义更多是让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精彩纷呈,可以不那么容易就被世事烦扰,拥有一颗始终充满好奇与热爱的心。
唯有读书,能让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与各界文人雅客们肆意交流,得到精神的充分滋养。即使我们随便写一篇口水文,其实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更何况是名人典籍,文学巨作呢?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糅合了前人一生的经历与思考,也经过了时间的验证,有了大量的论证与试用。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其实,工作、生活中诸多的烦恼与麻烦,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的。
过去的自己从不看文学,更不懂诗词,一直都不太懂文科生的许多情感流露与感性的人生态度。一直最爱看的都是心理学、管理学、财商等等实用类及理论性书籍。但是,始终解决不了内心的困惑——人到底要怎样才能触摸幸福,保持快乐。
直到开始广泛阅读,佛学、文学、儒家思想、哲学,甚至是从不触碰的诗歌,却意外的发现——感知快乐与幸福的能力都在恢复,因为不经意间,逐渐远离了麻木与冷漠,找到了精神力量的源泉。
曾经以为读书不过是为了换取一份工作,获得一份收入,却难以获得快乐。诚然,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挣更多钱,过更富裕的生活就可以的。反倒需要的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同时,为家人为他人助力,不为他人所影响,不随波逐流。而成为那样的人,需要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当然,这一切不只是需要现实的洗礼,更需要知识的给养与认知的突破。
读书不只是为了安身立命,更是为了拥有一个快乐、幸福、有价值的人生。如此,方能做到独善其身,不人云亦云,待到年华老去,坦然面对自己的这一生,也更能坦然面对生命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