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原文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早在1990年就出版了,1993年台湾出版陈定琦先生翻译的中译本,名为《幸福:从心开始》。本书的这个名字,是最新出的版本里最终确定的,同时“心流”这一翻译也获得了原作者的同意。而原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书本开头的六个序文,分别由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自造内心秩序之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心流人生:一曲冰与火之歌》)、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阳志平(《胜利者一无所获》)、科学作家,得到《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万维钢(《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余德慧(《听见喜悦的声音》)、台湾打击乐团总监朱宗庆(《快乐需要用心学习》)书写,篇篇序文都是经典,每个人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释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这是不同人对这本书不同的心流体验。
我经常壮着胆子,非常不要脸地去做一些事情,寻找我自己的“特别的”体验,至此接触这本书以后,我知道,这是一种叫做“心流”的体验,而且是最优体验,一时一刻的最优体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或者方向,那么人生就无法形成一个大心流体验,空虚感依旧会袭来。
现在,我就写写我的心流体验。
首先,整个心流理论是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基于大规模人群调查样本得出的,并非“静坐三天,大彻大悟”的产物,也不是“受尽人间苦,终成阿修罗”的个人体验。这使得整本书成了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一首心灵序曲,“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心流体验”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那种“超然物外、忘却自我”的状态,如入无人之境的专注,在考场上,在阅读中,在工作时,在球场上,在专注时,都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现代社会里层次最低的游戏中的心流体验,让很多人不能自拔,“心流”体验成瘾的本质似乎真正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满足”。
其次,心流体验强调专注,是注意力投入到事情本身的状态,此时的内心充满着秩序,而“内心意识的秩序”正是心流的本质。由此,作者借用物理学里面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了“精神熵”的概念,这个类比之后的概念,这个看似取巧的做法,却神奇地解答了我一直感受到,却无法解释的问题,“为什么我的状态时好时坏”,以前我是觉得这就是矛盾互相转化的结果,状态的规律就是起起伏伏,快乐也是捉摸不定的,安宁的感觉总是时而因为一些阅读的感悟而产生,时而又因为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而被打破。其实,正是因为“意识有序”,我们才感觉到“快乐而安宁”,“意识无序”,我们才觉得躁动不安,“没有满足感”。
最后一点,是“内在”与“外在”的区分。心流体验,究竟是需要在外资讯来产生,还是靠内在资讯来产生呢?作者在作品前文中讲到,外来的资讯,总是要通过内心的阐释才会转化为内在的资讯。我想到了免疫系统里面很多相似的过程,外来物被抗原递呈细胞找到,暴露其外来蛋白抗原,再由体内免疫细胞识别进而进行杀伤。这些过程中,“阐释”的过程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这本书的启人心智的地方,它所提供给我们的,正是对“幸福”、“专注的快乐”和“人生意义”的阐释。
我没有办法再非常细致的去讨论这本书了,这是我目前的眼界和学识的限制,水平有限,作者提出的不是什么你从来没接触过的高深理论,而是解答了你连概括都还做不到的人生问题,我只是感受到了它,所以才会如此惊讶作者可以这样精妙地去论述它,我想我会常去重读这本书的,它值得反复阅读。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悄悄的到来了,仿佛昨天刚刚过完16年的新年一样,我也还记得年初自己那些想法,决心,计划,一年过去,看看它们怎么样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前几天看了《寻梦环游记》,片尾意料之中地哭的稀里哗啦,但是感动的程度比我想象中的要低一些,借用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我想是我的超我与本我的矛盾开始缓和了吧,所以自我可以如此安详。
人和人之间,还真的不一样,阿道司·赫胥黎磕了药能写出《众妙之门》,讨论人类认知的边缘能否拓展,意识能否扩张,而我认认真真读完《心流》,也不过就这些感受而已。嗯,少说话,多去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