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舆论场除了围绕高考作文题、“超级中学”等这些每年都会热议的话题外,就是各种回忆杀。今年恰逢恢复高考40年,而我所在的那一年考生几乎成为除了1977年以外最有存在感的考生群体——见证历史的2003级。
据说,因为当年有考生在高考前一天偷试卷,导致高考临时启用备用卷,结果考试难度创新高,尤其是数学,据不少人回忆,很多考生考完试后放声大哭。而心理上的变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接下来的考试。最终,当年的分数线在省内比往年低了好几十分,实属罕见。每年到高考时,都会被反复提醒这一幕,对很多经历过的人来说,至今阴影仍挥之不去。
当年考数学时,发现接二连三出现超乎自己想象和准备的考题后,我的整个大脑几乎都处于空白状态,不知道最后怎么熬到交卷的那一刻。交完考卷后,有一种此生无望的感觉,觉得所有的目标和愿望就此落空。但是我隐约记得,考完数学后,有点来不及悲伤的感觉,存留的最后一些理性,加上父母的鼓励,都在提醒自己还要尽力准备接下来的两门考试。尽管接下来的一天发挥还算正常,但数学仍旧是拖了不少后腿。在我们这所全市排名第一、全省重点中学的文科班上,平时我的数学成绩虽然不算突出,但也算是中上等水平,从未想过会考出低于平时好几十分的成绩。全部科目考完后,我知道总分离自己的预期有太大的差距,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整晚。第二天还有毕业典礼,可是怎么还有心情去面对。
当时,我甚至也顾不上去体会父母的情绪。只记得他们有安慰我说,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总不至于连续两年都这么难。而我在经历了短暂的纠结后,终究战胜不了这次高考带给我的巨大心理障碍,极度恐惧于再次经历这一切,最终决定放弃复读的想法。因而填志愿时,也本着保守的策略,一本选择了西南地区的一所高校。虽然学校总体实力不算差,也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此前并未出现在我的愿望清单上,失落一定是有的。北京、上海以及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等因为地理位置优势,分数线相对较高,考生多半都以考上京沪的学校为荣,即便是在当地名声一般的学校,在地方上分数线也通常高于综合实力超过它们的其它城市的学校。二本则填了省内就业情况还不错的一所高校,学生毕业后大多进了省内各大银行,这在家乡人眼里算是很不错的工作,收入和稳定度兼具。经过综合考虑,做出了在当时可以接受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一个决定。
最终,我的考试成绩比自己预估的高出了十几分,在听到分数的一刹那,还是比较欣喜的,毕竟估分时经历的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也算如期却不如愿地考上了第一志愿的那所学校,总的来说,跟当年的很多考生一样,已经是糟糕情况下还算不错的一个结果。后来听说,同届的校友,有人因为抱定了要复读的决心,第一志愿随手填了复旦,而当年复旦因为报考人数少,主要很多人对成绩没信心而不敢填报,最终这个同学以刚达一本分数线的成绩考上了复旦……让很多人羡慕的同时也心生遗憾,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放手一搏。我的闺蜜也是决定复读一年,但她填了一所压根自己就看不上的学校,虽然最终录取了她,但她显然根本不准备去上。一年后,她考上了自己一直想去的北师大。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在为她高兴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心理上也再度受到了冲击,假设性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当时自己选择了复读,会不会也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遗憾总是会有的,即使没有遇到每年高考这个节点,内心的波动也时常会出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也越发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感触颇深。当时自己并没有一颗大心脏(现在似乎也不算具备),又出于求稳的心态,因而没有勇气去面对重来一遍的高考,也不敢冒险填报超出自己预期成绩的学校。一切都是基于性格和心态而选择的结果,这是自己应当付出的代价,必须承受的命运。虽然理论上可以寄希望于各种偶然,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胆量?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录取的虽然不是自己中意的专业,但进校后我选择辅修了自己喜欢的新闻学,也最终凭借辅修的专业进入了北京的一家主流媒体工作。文科的专业大多都有相通性,本专业对后来的工作也或多或少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工作岗位上也得到了一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没有什么经历是被浪费的。我的同学们,虽然当时很多人也对自己最终录取的学校不算满意,但后来有的人通过考研实现了“逆袭”,考上了自己当年高考时理想中的学校。也有人虽然没有读研,却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才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高考虽然给我们留下了有些黑色的回忆,但最终大家没有被高考困住,没有被失败打倒,俗气点说,正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
不囿于过去,选择自己适合的路一直走下去,放下执念,人生总不会让你一直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