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构
写在开始
近一个月读了三本书,而且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三本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书评+读书笔记),受“读客图书”的邀请,两周内看完给了书评,一本另类历史观的书,400多页,读起来很轻松,没有什么深度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读书笔记——开启星际旅行时代,“书入法”的鲜读团活动送的书,很薄的一本书,三天就读完了,思想前沿不过也缺乏深度;而本书《智慧社会》,是之前读了一半,最近又拿起来读的,知识体系跨度很大(心理学、社会学、数学),思想也比较前卫新颖,角度独特,颇具深度,但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可以很容易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实用性与深度兼具的好书,不过由于对于某些领域的陌生加上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书中所提出的某些概念非常晦涩难懂,感觉十分抽象,也是十分考验我抽象思维能力的一本书,可谓是今年啃过的最难的一本,在今后也的确值得再读一遍,或许有不一样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概念——社会物理学,作为一个工科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学的思路,感觉颇为新颖。结合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作者所在的MIT媒体实验室将很多心理学、社会学实验带出了实验室,利用一些数据收集设备,动态、真实的进行着描述人们行为状态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也比实验室环境下得出的要更加丰满、全面且真实。最终提出PDS(个人数据商店)的概念也颇具前瞻性,这种个人掌握自己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的形式,必将是未来的趋势,也进一步肯定了“数据”是未来的重要能源这一认知。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概念“想法流”,即想法的产生及其流动,这一交互形式是人类进步的根源,而“信息流”“商品流”或者其他流都是基于“想法流”产生的衍生物。围绕着“想法流”,我们有两个基本行为:参与和探索。“参与”即在一个小团体内(也即社会纽带强的范畴),大家通过讨论、交流以及其他沟通形式,让自己参与到团队内想法流的激烈碰撞中,并且调动起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而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时代,广义的参与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线上的“泛”团体(比如某个兴趣社群、粉丝群等)内的想法流的交汇,互动、合作、信任,是参与的三大规则,我们也要充分合理利用社会网络激励以及社会压力调动起团队内部的活力。但仅仅有“参与”还不够,这容易导致“回音室效应”,即某种相似的想法在团队内不断重复,某种观点大家深信不疑并且不断加深印象,而导致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下一些想法会逐渐偏离真理,逐渐变得扭曲。所以要打破“回音室效应”就需要另一种行为——“探索”。这是一种超越小团队内部的行为,鼓励我们接触新的人、新的事物,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和看待事物,从外部吸取不同的声音为自己所用,增加想法流的多样性。因此,想法流的数量,加上内部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及外部想法流贡献的多样性(如新鲜血液),三者共同塑造了一个典型优秀团队的特征。
基于“参与”,“探索”,“社会学习”,“社会网络”等概念,作者提出了将其社会物理学运用在不同范围的实践:团队,公司,城市,乃至社会。
1.团队,组织,公司
小至一个几人的小组,大至整个公司,都可以通过社会物理学模型来重塑组织,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将互动模式进行可视化,及时调整以提高生产率,增加创意产出。随着如今信息流动的速率越来越快,必将打破传统组织的边界,或许每一天你都将加入到一种线上的新组织,这种高强度的节奏也必将颠覆现有的组织形式。利用社会网络激励,便是高效快速形成较为有凝聚力组织的途径之一,作者通过“红气球挑战赛”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网络激励+信任制度,快速扩散组织的边界,让任务通过社会纽带来分解并且传递,达到一种效率极高的状态,其中社会纽带中的社会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建议我们做组织中的魅力型连接者,看到这样的描述,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形象,他们或是公司中团队的粘合剂,或是生活中朋友圈里的组织者,总之,这些人总能有条不紊的与各类人进行互动,有领导才能,且并不主宰一切,而只需通过简单的引导而带领团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都想成为这种类型的人,但其实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几个条件、几个行为特征,我们之中大部分人还是做不到,除了能力、性格的不足和沟通技巧的缺乏之外,也许我们也没有这种意识去改造组织,发挥组织的最大潜力。
2.城市
将公司的边界扩大,就变成了城市,不过这不仅仅是数量的改变,而是本质的变化,从一个简单的生态环境,转变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性质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将公司比喻为一片热带雨林,那么城市就是整个地球,测量整个城市的想法流、互动模式的数据,难度可想而知,作者的实验室团队还是通过塞内加尔的一个小城市入手,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城市的神经系统,是一种动态的、由市民需求驱动的网络化、自调节系统,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要基于一套统一的标准架构,其中隐私、稳定性都需要被考虑,后文提到的PDS就是一种解决方案。一套完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可以实时动态测量城市中人们产生的数据并分析其状态,找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一切的事故、问题都会被及时发现,形成一个数据驱动、动态的、反应灵敏的城市系统。应用的场景有:城市交通规划,疾病预测及公共健康等等。我们也可以通过想法流的广度及速率来预测城市的生产率和富足水平,这的确是一个未来的数据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极大量级的数据产出,想象一下未来处理城市数据系统的计算能力将会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3.社会
今天的社会是基于法律和道德运行的,但未来的社会,数据将会是很重要的载体,而针对数据规则的建立却仍是真空领域。因此“数据新政”便是亟需完成的变革,它的核心是同时提供监督标准和经济激励以引导数据所有者共享数据。首先,作者明确了未来数据的所有权、控制权和使用权,必然属于我们每个独立的人,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数据公地,来合理运用每个私人的数据,就是未来数据社会所要面对的问题。不过作者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一个类似银行SWIFT转账系统的架构,一个开放的PDS(个人数据商店),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线上产出的任何数据都会有一个本地或者云端的储存工具,一切数据都可以透明的展现,其来源和流向都被我们知悉,我们的授权也将更加具体,而不是像现在的情况——我们并不知道某些应用用了我们的什么数据。或许不久的将来,线上的应用将会有其PDS版本,后端的一切数据流动将会透明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且在与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进行交互时,一切数据将会是匿名的存在,或者是集合形式的存在。
今后的社会将会三个颠覆常规认知的概念:1.合作代替竞争,或者说是任何竞争都包含合作;2.团队代替阶层,阶层是过于模式化的描述,而人们是非常多样化、动态化的群体,处于流动、重叠的团队中,一种团队矩阵才是对我们状态的描述;3.交换代替市场,我们的经济是一种具有特定交换关系的复杂网络,买卖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关系,而是一种基于信任和个性化的关系。与《怪诞行为学》中一些观点类似,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完全理性假设也许在股票、金融等领域成立,但是在今后的很多领域将不再成立,人的本性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这其中既有非理性的干扰,也有人们在其信任网络内外表现不一致的干扰。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网络化社会的三大设计原则:1.社会效率,这个原则显而易见;2.运行效率,即运行成本,建立数据公池就将会大大提升运行效率;3.弹性,即未来社会需要一组不同的、具有竞争性的系统,它们并行运行,不断进行动态调节。
写在最后
我们回顾一下自己一天的经历,早上赶着早班车去公司,或是路上买些早餐带着,或是到公司随便吃点,我们是参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或自驾,即交通系统)运行中的一个原子,也是早餐商品流系统中的一员;在公司的一天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历数个会议、数次交流沟通,这也是日常想法流相互碰撞最频繁的时候,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观察过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特征,但在开会、讨论、评审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而目前这些数据都没有被合理的运用起来。当我们下班后,去饭店吃饭,或是去便利店买东西,一天之中的种种行为其实就在刻画着我们自己,不同特征的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必然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隐藏自己、伪装自己,但结合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的所有行为数据,通过合理科学的模型,还是可以完全透彻的分析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而将所有人的数据汇总,则形成一幅动态的社会行为地图,将这些数据运用在不同的领域就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大量级数据的获取,再通过模型算法的转化,反复迭代优化算法及其输出,这不就是人工智能吗?只不过本书的作者将这一切冰冷的技术具体化,让未来的概念与自身的生活相联系,通过技术来引领我们朝更美好、更智慧的方向前进。
在将数学、物理学、社会学结合的如此出神入化之时,作者也并未忘记技术所带来的困境:隐私、数据所属权等等,技术越来越不止是一门纯粹、单一的领域了,技术所带来的社会、伦理等问题也越来越摆在了我们眼前,不论是对未来有生动刻画的《黑镜》《西部世界》,还是我们目前就遇到的社交悖论、网络暴力,技术的双刃剑属性愈加凸显。希望今后的科技从业者也能够像本书作者这样,多从社会角度思考、反省:技术在除了带给人们便利之余,还能够引导我们重新塑造人性与社会结构。
【章节概要】
第一章 从想法流到行动力
第二章 想法流-让好想法汇成群体智慧
第三章 参与——强化社群的合作与互动
第四章 集体智能——互动模式如何转化为群体智慧
发现想法的探索,选择最佳想法的参与(想法的多样性),确保大家保持一致。
第五章 塑造组织——互动模式可视化如何提高生产率和创意产出
第六章 变革组织——社会网络激励如何创建速成组织和应对颠覆式变革
第七章 感知城市——移动感知如何创造城市神经系统
第八章 城市科学——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如何变革城市的发展
第九章 数据新政——大数据驱动大未来
第十章 智慧社会的建立——用人性的洞察设计更人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