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分之日,余随母返乡漾濞省亲,小住几日,适逢清明将至,与表兄一同前往苍山脚下,梅花村东岸,雪山河畔,祭扫先祖古墓。外高祖父(我外婆的爷爷)仇玉林与外高祖母(我外婆的奶奶)马氏古墓保存完好,矗立绿树青草之间。两座古墓靠山面水,背后是苍山西坡层峦叠嶂,前面是雪山河水灵照清冽,古墓内墓志铭书法笔力刚劲,内容详尽,细细读来耐人寻味,于是对所有墓志铭及碑文拍照,回来后查阅资料,认真研读后,撰写该文探讨研究。
一、外高祖父仇玉林墓志铭
主墓碑碑文:
公讳玉林麟斋其字也,原籍昭通府恩安县城南迎凤桥。自起云公生定祥公娶杨氏生公子,公八龄失恃,十三龄并失枯焉。生处乱世,少读诗书,矢志游戈,秉性强忍,忠心报国,娇娇然有虎威臣之气节焉,其簪缨之世系,阀围之流传。彰彰可考,毋庸赘述。缅公之质资,生当治世,抱膝长吟,岂久作钱池之物,熟料纷纷兵燹,投笔从征,此亦公之所遇不幸也,然而尽有可誌者焉。
公之半生候蒋军门南征北阀,除暴安良,屡战屡克,其汗马功劳不为不多也。厥后迤西既克,受邀上赏,保奏蓝翎守备衔尽先补用千总并获恤赏田房亩数若干,足供刍马之场也。而公则慕此地之风土人情,固隶籍焉。公原配马氏生二子,长曰登高,次曰登鳌。登鳌尚幼,登高生子云銮。
公生于道光丙午年(1846)正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光绪乙巳年(1905)三月二十一日午时。迄今门第光辉,芝兰挺秀,其畅著有胜人几许者,爰为铭曰。
从墓志铭碑文看,外高祖父,姓仇名玉林,字麟斋,生于道光丙午年(公元1846年)正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光绪乙巳年(公元1905年)三月二十一日午时。享年59岁。
外高祖父仇玉林原籍是昭通府恩安县城南迎风桥(昭通府志中有记载此地。),其爷爷名为仇起云,其父亲名为仇定祥,娶杨氏,生仇玉林一子(从正碑文记录,有个弟弟仇玉清)。仇玉林八岁母亲去世,十三岁父亲去世。生逢乱世,少读诗书,矢志游戎(从小立志要从军)。秉性强忍,忠心报国,骄骄然有虎臣之气节(从小气宇轩昂,气质形象上虎虎生威,一看就是军中虎将之像)。仇玉林的家族自古就是簪缨之世系,阀阅之流传,彰彰之可考,毋庸赘述。外高祖父仇玉林家族几代人都是做官的仕宦家族。
“公之质使,生当治世,抱膝长吟,岂久作浅池之物。熟料纷纷兵焚,投笔从征,此亦公之所遇不幸也然而尽有可志者焉。”这段墓志铭我理解为,撰写者感叹仇玉林的才华出众,如果生逢治世,一定不会是池中之物,一定会大展宏图,拥有一番丰功伟业,可惜生逢乱世,非常不幸。
“公之半生侯蒋公军门,南征北伐,除暴安良,屡战屡克,其汗马之功劳不为不多矣,厥后迤西既克爰邀。” 从家母曾祖母马氏墓志铭的内容可以佐证到,仇玉林是在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时年18岁)在贵州兴义猪拱箐从军到蒋宗汉麾下。(蒋宗汉(1836—1898),云南鹤庆人,彝族,官至参将,腾越厅总兵,贵州提督。平定同治年间云南杜文秀反清政权的清廷著名将领,清朝廷钦赐黄马褂,赏双眼花翎,一品大员,自己出资10万白银修建金沙江上第一座大桥—金龙桥,清史稿中有诸多记载,百度百科有详细介绍。)先祖仇玉林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每战必胜,墓志铭侧碑的挽诗有记载歌颂。
“赏保奏蓝翎守备衔尽先补用千总,并获恤赏田房亩数若干,是供刍马之场也。而公则慕此地之风土人情,因隶籍焉。”
根据杜文秀帅府秘录所载,壬申年(1872年)三月初四,杨玉科率部分三路攻漾濞,四月十日杨玉科亲临漾濞,策划攻城之计。四月十四日漾濞全境失守,清军已经控制漾濞全境。大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蒋宗汉带兵从漾濞平坡合江翻越苍山斜阳峰,配合杨玉科等攻打大理城,壬申年(1872年)腊月初九,大理城破,杜文秀服毒自杀,大理境内为清军收复。
外高祖父仇玉林在同治八年四月(公元1869年)攻克姚州城(楚雄姚安县)后,娶马氏为妻,同治十年(1872年)攻克漾濞后,仇玉林喜欢漾濞的山水风土人情,清廷赏赐的土地田舍,可以用来喂马的草场都有了,于是就隶籍在漾濞了。参考外高祖母马氏墓志铭,云南巡抚岑毓英奏请朝廷,将漾濞叛产皆分与清军属下诸军将士,安家于漾濞,同时戍卫漾濞的军事城防,安家漾濞的清军将士,成为练家之亲(起源于曾国藩湘军团练)。据清史稿和漾濞的一些文史资料,1872年漾濞城攻陷后,恢复清朝行政体制,设漾江镇守司,归属蒙化直隶厅,派驻“守备”一员,统辖“百总”二至四个,兵弁二百人。清军占领漾濞后,先后派蔡标及丁槐驻守。民国年间,丁槐依然占有漾濞淮安屯的诸多判产田地。蔡标,贵州威宁人,清军著名将领,百度百科有介绍。丁槐(百度百科),鹤庆人,清军著名将领,书画大家,民国期间成为军阀,势力颇大。
外高祖父仇玉林去世的时候,墓志铭上写明,原配马氏,生有儿子,长子仇登高,次子仇登鏊,登鏊尚幼,登高已经育有一子,起名銮。正墓碑记录仇玉林的三女仇银妹,嫁与王家(漾濞淮安屯),在外高祖母马氏墓志铭中有记载。
二、正碑碑文与侧墓碑挽诗词
正碑文
钦加协镇衔署龙陵管参府调补提标大营游府 愚弟 李桂芳月桥氏顿首拜题
大理府儒学生员通家世侄 杨伊(员)注:括号内字已经辨认困难。
皇清诰授昭武都尉赏戴蓝翎仇公讳玉林府君之墓
注:清代授予封号有两种:五品以上诰授,五品以下敕授。
昭武都尉:清朝九品十八阶(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未入流者为吏。昭武都尉为正四品。
李月桥的军衔为:参将(参府)补提标大营游击(游府),侧碑提诗署名:知事李月桥,武官职位同时还有文官职位,搞不明白,此处考证不出详尽历史。
(清朝绿营兵军官有游击,秩从三品,位次参将,为将军、督、抚、提、镇分领营兵,也有充各镇中军官者。)
大理府的杨相臣(伊员)为通家世侄,也查不到相关资料。
公姿禀异常,武略振家邦,自幼从军政,性刚本自强,上能筹国策,下能安善良,不论天与地,战不畏锋芒,凯旋歌不断,威名漾濞江,如公存胜德,山高与水长。
-----------------------------知事李月桥谨识
英敏如君,诰后光前,克敦百行,情性昭然,待人以厚,处世以谦,贻谋奕翼,立功战前,不骄不傲,儒雅为群,课儿耕读,持家切严。老而不倦,心广体胖。为人忠直,福泽绵绵,仰公之风,如水之源。
-------------------------------世侄杨相臣谨识并笔
三、从外高祖父仇玉林的墓碑和墓志铭来考证,先祖仇玉林生平大概如下,1846年出生于昭通府恩安县城南迎风(凤)桥(此地查昭通府志和恩安县志有详细记载)的世代官宦人家,八岁丧母,十三岁丧父。少读诗书,聪敏过人,相貌堂堂,少年时就有虎臣之像。1864年十八岁从军,跟随清庭云贵名将蒋宗汉在贵州兴义猪拱箐,平定苗民叛乱,后一路西征,平定滇西杜文秀反清政权,攻城拔寨,屡战屡胜,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同治八年(1869年),攻克滇西楚雄姚安府,娶马氏为妻。外高祖父仇玉林与外高祖母马氏成婚三年后,安家漾濞,从后来外高祖母马氏的墓志铭可以看出,外高祖母马氏相夫教子,治家课农,温良贤德,夫妻双方在漾濞度过了平静而幸福的的三十多年家庭生活。
外高祖母马氏是姚安府的回族女子,美貌贤惠,在随后的马氏墓志铭考证中,再一一叙述。
四、先祖马氏的墓志铭:
皇清诰赠马氏宜人仇母马氏墓志铭
宜人马氏者,姚州人,蓝翎守备卫补用千总恩安仇君玉林之配也,同治三年守备君以义勇应募从手猪拱箐已,隶蒋状勤公宗汉旗下,解省城之围,遂乘胜西上,所向克捷,以八年四月克姚州,娶宜人于营,次当是时,军锋锐甚,节节进取,凡克迤西大小数十城寨,守备君弥役不从,盖被坚执锐,身在行闲,不能身恤其私者数年,宜人于是扰攘干戈之际,备历艰险乱平。
岑襄勤(云贵总督岑毓英)奏与漾濞叛产分给诸将士,守备君与焉自足,遂家漾濞而室家,新造牵萝斩棘,治家课农,宜人内助之力居多,事守备君敬克厥爱(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摘自《尙书,夏书,胤征》,解释:严明胜过慈爱,就真能成功;慈爱胜过严明,就会真无功。),生平无片言忤,凡生两男一女,鞠育婚嫁,俾至于成人,古今传列女者类称节列才能之媛是,固然也,然而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以劳瘁于治内者为,尤虽而不可少哉,万宜人者是也,宜人后守备君五年,以宣统元年正月十日卒,享年六十五,生子男二人登高蓝翎把总,鏊尝困乡试己而停罢,女一人,适王氏。
宜人,封建时代妇女因丈夫或子孙而得的一种封号。
宋代政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 代七品官妻、母封宜人, 明 清五品官妻、母封宜人。
这篇外高祖母马氏的墓志铭写的古风古韵,烽火硝烟中,外高祖父仇玉林18岁在同治三年(1864年)投笔从戎,从军于蒋宗汉麾下的清军中,平息贵州猪拱箐苗民叛乱后,随清军解救云南省城昆明之围(注:同治六年(1867年)杜文秀派女儿杜凤扬率20万大军围攻昆明长达两年之久,杜凤扬于同治九年(1870年)被清军在昆明威远街白鹤桥处以极刑。)
同治八年四月(1869年)攻克姚州,娶外高祖母马氏于军营中,墓志铭中的文字意思是成婚后,外高祖父仇玉林忙于战事,披坚执锐,攻城拔寨,三年都没有时间来顾及自己的小家庭,让外高祖母马氏在刀光剑影的兵戈岁月里,受尽了担忧而又艰难的生活。
云贵总督岑毓英奏请朝廷,将漾濞叛产分与诸将士,(注:清朝同治年间云南杜文秀叛军平定后,朝廷解散了十万清军。)
新造牵萝斩棘,治家课农,宜人内助之力居多。语出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先祖马氏是个闲内助。
外高祖母马氏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对丈夫恭顺关爱,立碑撰文者把马氏比作古今列女传中的女子。
外高祖母马氏去世于宣统元年(1909年),享年六十五岁,按此推算,先祖马氏应该生于1844年,比她丈夫仇玉林长两岁。
从给先祖仇玉林和马氏的写墓志铭的文章能看出,墓碑书法隽秀,撰写者满腹经纶,才思敏捷,引经据典,从文章内容看,两篇墓志铭应该出自一个人之手,这个写墓志铭的人是谁?此人才高八斗,从墓碑的现有文字中落款中,为杨中显先辈撰文。
杨中显先辈为光绪癸卯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云南乡试第二名(亚元),乡试地点在云南大学校园内的致公堂、会泽院。1903年为清朝最后一次乡试,第一名(解元)是剑川周钟岳,后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政专业,赵潘的弟子,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
1903对于云南来说发生了诸多的历史事件,这一年石屏袁嘉谷在河南开封(历史称此次科举为“汴围”,《辛丑条约》规定杀死过外国公使的城市五年内不得举行会试。)经济特科第一名状元。
1903年在云南动工修建滇越铁路,昆明巡津街和铁路各个站点,留下了很多黄色的法式建筑。
五、先祖马氏挽诗词:
猗嗟宜人,惟义所向,助哉夫子,杖戈戒旦,二子翼人,克承其家,诜诜(众多的意思)诸孙,其实其葩,鹤鸣之麓,竹梅青青,双碑屹立,贻以兹铭。
癸卯恩科举人补用知县姻晚杨中显顿首拜撰
岁贡进士吏部候选儒学训导(愚弟)施士英子俊顿首并书
挽诗的题写者都是儒生官宦,可见外高祖母马氏是在漾濞县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威望的女性,挽诗词读来像《诗经》,题写的两位大人,尚需时日,查找地方府志,寻访宗亲和后人。
如今互联网的强大,实在是令人惊叹,2020年仲秋,在网络上查找到杨中显的资料,以下是网络上查到的杨中显先生的资料。
丁焕东先生(昆明著名书画家)的曾外公杨中显先生,历史上,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于一时的大手笔,著名的近代历史人物,书法大家,求书者络绎不绝。一九0三年,曾考中云南癸卯科乡试第二名举人,俗称亚元。第一名为剑川的周钟岳先生,俗称解元。杨中显先生曾担任过北京直隶都督朱家宝的主任秘书;天津道台谢履庄的秘书长;辛亥革命时,任北京《大自由报》的主笔、总编辑。回云南后,护国军入川,他任罗佩金的上校主任秘书官,随军入川,持掌机要。很多护国电文,多出其手,被黎元洪大总统授予三等文虎章和三等嘉禾章的奖赏。
后来,杨中显先生又任顾品珍滇军总司令、云南省省长公署的少将秘书长;继任云南省都督唐继尧督府枢要课(第二课)课长(同少将衔)。直至一九二七年,发生龙云、张汝翼、李选廷、胡若愚四镇守使联合倒唐的“二六”事件。杨中显先生受到惊吓后转为怔忡病,终不治而亡于昆明,时年四十九岁!他的书法被直隶都督朱家宝所推崇,称之为:“公书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而自成一家。然公墨,亦自当为世所宝,不特笔划之功也。”
施士英是漾濞柏木铺人,晚清拔贡,清末民国初年漾濞的文人士绅,素有锦绣文章,漾濞建庙修祠,有很多他撰写的文章,1912年与漾濞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共同努力,向时任云南都督蔡锷申请设立漾濞县,得道省府批准,结束了漾濞历史上曾经附属永昌府和蒙化厅的历史。( 自是至于民初几及百年,漾濞地位仍如古之附庸。朝廷恩惠少及多闻,差徭征输比较必重。)
六、外高祖母马氏墓碑正碑
正碑字迹已经不太清楚了,如果有机会清洗后拓片,字迹会清晰容易辨别,也利于今后的历史考证。
七、当撰写先祖古墓考证的时候,看着墓碑的文字,内心起伏跌宕,悲欣交集,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漾濞县是我的故乡,少年时代随父母移居昆明,离开故乡的三十几年里,偶尔回乡。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也回不到从前的年少。
202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