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3年的一天,一位身材浑圆的音乐家带着一家老小,乘坐马车离开德国的克滕,穿过平原,前往莱比锡。年界三十八的他曾经在德国魏玛、阿恩施塔特、克滕多个地方待过,以作曲和演奏管风琴为生,在古典音乐圈的名气不愠不火。而莱比锡城等待他的新工作,是圣·托马斯教堂的管风琴师,兼圣·托马斯男童合唱团的首席指挥。
他没料到自己会在莱比锡度过余生,更别提什么光宗耀祖。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工作地点。更难料的世事发生在267年后,有千千万万的粉丝,如我,会站在圣·托马斯教堂这缅怀他,永世聆听他的经典作品。
他的名字,叫做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古典音乐之父。伴随巴赫最后27年创作和表演生涯的圣·托马斯教堂,则是我去过的所有教堂里,最最“动听”的教堂。
壹
圣·托马斯教堂安静地待在莱比锡老城的西头,要不是一波又一波慕名前来的游客打破了教堂周边的宁静,其实它还挺容易被忽略的。毕竟比起世界上其他各种富丽堂皇的大教堂,它的“颜值”实在不值得一提。
↑如今的托马斯教堂很大部分也是二战后重建
1212年圣·托马斯教堂和同名的学校在莱比锡建成,要知道那时候莱比锡这座城市也才初具规模而已。世界闻名的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就在那时孕育而生,说它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童声合唱团之一,估计你也不信。而让它最终成为蜚声国际、数一数二的童声合唱团,皆因它第八任指挥的出现——巴赫。
↑该图年代不详,但左侧高高的教堂就是当年的圣托马斯教堂
1723年,38岁的巴赫开始在圣·托马斯教堂任管风琴师,并负责指挥圣托马斯合唱团,直到他1750年辞世。人生最后27年的时间,是巴赫演奏技巧和作曲水平都达到顶峰的阶段,他不仅给圣·托马斯合唱团埋下日后成名的底蕴,更是创作出众多不朽名作,包括《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平均律钢琴曲集》Vol.2和高超的《赋格的艺术》等。这些绝世名作多由圣·托马斯合唱团进行首演,而且该合唱团也负责为当时城中其他三座大教堂做表演。
↑这座耸立在教堂前的雕像,恐怕是世上最多人瞻仰的巴赫铜像
慕名前来圣·托马斯教堂瞻仰巴赫大师的人络绎不绝。立于教堂入口一侧的巴赫大师雕像再现了大师的风采。请留意:大师胸前的马甲上有一颗纽扣弹开,是因为他常常将右手的乐谱直接插在胸前,而他大衣左边衣兜外翻,空无一物,有人说显示的是他当时身无分文,但这不准确,我偷听导游的话,说应该是比喻他在世时并不显赫,也没有被人热烈追捧。甚至到他死后几十年,提起他的人并不多,跟梵高一样,属于后来才大红大紫,要不是莫扎特、贝多芬和门德尔松后来对他推崇备至,可能他红的时间还不知道得晚多少年,唉。不过,雕像里的巴赫比起画像里的本人,瘦削了不少,全身“美颜瘦体”一般。
走进这座已经超越了普通教堂意义的建筑,你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奢华壮观,甚至颇为简朴。这也跟二战重建有关系,当年的荣光在战火里显然燃烧殆尽。但幸亏有巴赫之名撑起了它的悠久历史和故事。巴赫大师的墓地就在右侧的教堂内主祭坛前面。
此处,必须站立默哀。
青铜棺盖上,长年有鲜花,代表人们的热爱和尊敬。但这并不是最初下葬处,当年大师还没成为举世的大师,下葬之处挺寒酸,在教堂墓地的南墙下。直到1950年教堂重建后,重新找出他的尸骨在教堂内下葬。虽然这功名来得晚了点,但大师在天之灵总算得慰。
↑墓碑后方的受洗盆,曾经巴赫的多位孩子都在此受洗
教堂内部跟其他安静的教堂最大不同,乃是它不间断地播放着大师的名作,所以一踏入教堂,就如同进入了18世纪巴赫大师演奏的现场。而且教堂内部采用大量当年大师所在时期的古乐器作装饰,包括当年巴赫演奏用的管风琴也在教堂的另一个端头闪闪发亮。
↑大师当年演奏的管风琴,巴赫的演奏技艺据说让闻者动容
坐下,或者站着,聆听一曲巴赫,成为来教堂参观者的必备动作。
仰头左右看看,教堂两侧哥特式窗户的彩色玻璃上描绘的是耶稣、马丁·路德、巴赫和战争中死难者的故事。
当阳光透过彩窗倾泻而进,照在教堂暗红的椅子和方砖地板上,更加仿佛置身在大师的年代,那些旧时沉睡的黄金时期又纷纷浮现,琴声飘扬,歌声曼妙,让人感觉时空出现了奇点,所有人都穿越了。
教堂一侧有烛台架,上面的蜡烛印着2012年纪念圣·托马斯男童合唱团成立800周年的字样。这个合唱团被誉为当今三大男童合唱团之一,早已不仅仅是莱比锡的城市名片,而是德国乃至世界古典音乐的永恒小鲜肉。
教堂靠出口的一个角落还有一间小小的陈列室,展出了巴赫曾经的乐谱、文书手稿和合唱团使用的乐器。
世界上还有很多更大规模更壮观华丽的教堂,圣·托马斯的装潢跟他们相比不堪一提。但它带给我的感受,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感动由耳至心。我并不是一个古典音乐的粉丝,但是,我的确是巴赫的小粉丝,主要是他的音乐很容易让人接受和沉醉,即便不懂里头的神奇和高超,也能被打动。而我想,圣·托马斯教堂的这个下午,会在漫长的时日里仍闪着光芒,跳动着管风琴的音符。
教堂出门右手边,是纪念品商店,你可以买到巴赫、合唱团和教堂的一些资料和纪念品。据说周末有幸的话,也许能听到圣·托马斯合唱团的彩排。
贰
关于巴赫,在莱比锡还有一处必须参观的点。教堂斜对面右手边30米,就是巴赫故居博物馆。
巴赫故居的样貌从16世纪到18世纪几经改建,直到2000年的“巴赫纪念大年”才变成如今这幅模样。我进去时发现遇到了定期的免费参观日,哈哈哈,大师在上,荣光照我行!谢谢!
入门后会看到一尊最负盛名的巴赫半身大理石雕像,额,我忘记作者是谁了,只是知道后世多数巴赫的雕像都喜欢山寨这个版本。这有可能是他在世时唯一一座石雕。
3层的馆子,依次展示了这么几个主题:圣·托马斯学校和合唱团的起源、巴赫对乐团的作用、巴赫家庭历来的音乐传统、巴赫本人的履历和他的影响。
↑大师用的画线谱的“笔”
↑大师的作品手稿
↑这个房间特有趣,两侧墙上有各种乐器的声音符号,房间里播放着乐曲,凡是参与这只乐曲表演的乐器符号就会亮起小灯。
↑大师的印章logo。根据这个印章,近年还找到一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他的曲子,激动死古典音乐圈的人了
↑大师曾用过的管风琴键盘,但这是后来仿造的,原始部件仅余极少。
↑巴赫的家谱,显示了从曾曾祖父开始他家里大量的人都是乐师或作曲家,乃音乐世家
但命运多舛,他10岁丧父丧母,跟大哥生活。尽管大哥对他音乐启蒙起了重要作用,但唯独不允许他翻阅家里的音乐乐谱和其他资料,皆因那时候纸张昂贵,乐谱太珍贵,翻多了容易碎。巴赫只得趁哥哥外出或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抄写曲谱,所以视力大大受损。晚年他在双目失明中度过,直至因病去世。这种打击,也是难以想象的。
馆内还有很多聆听巴赫作品的设施,有心之人可以在这慢慢大饱耳福。馆内后院还有一个小花园,栽满鲜花,适合小憩,我觉得在离开博物馆之前,蛮适合在这发会呆,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毕竟,这是巴赫铁粉这辈子一定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
从圣·托马斯和巴赫博物馆出来后,忽然觉得莱比锡处处流淌着巴赫的音符和气息,这座城市的文艺气质忽然在我眼前和脑海中嗖地升华到极限(它还是德国著名的书城)。事实上莱比锡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是跟另一所教堂有关的,容我下次再给大家细细说来。
但对我而言,巴赫,就足以定义了这里的一切。
叁
最后额外讨论一个话题。
地处欧洲中部交通要道,莱比锡早在中世纪就是东西方贸易中心,12世纪出现商业性的集市后来演变为莱比锡博览会。15世纪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一个商品贸易极度繁荣的城市,跟古典音乐是如何沾上边的呢?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留意到在欧洲这个地方,只要是宗教中心、政治和经济中心,人人都爱古典音乐。不对,这么描述好像颠倒了,应该说古典音乐就是诞生于中世纪起到欧洲繁华的都市。 这其实是有其历史和逻辑背景的。
古典音乐在广义上正是指“欧洲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这是网上百科对古典音乐的定义。所以准确地说古典音乐就是欧洲艺术音乐。
而欧洲中世纪开始的主流文化和艺术是由谁来主导的?是统治阶级。全世界的主流文化最早都是由统治阶层创造、批准,并经过政治方式去推广,它有一个法理上的正统和高度(你细想一下到了今天是不是?)
那么多的绘画、雕塑、瓷器、手工艺作品、舞蹈、包括古典音乐,这些最高端的艺术形态都是在统治阶层——皇室贵族——开始盛行的,然后开始传到民间。而欧洲当时的统治阶层都听谁的话?听教会的。还需要我举例欧洲有多少流弊哄哄的艺术作品都是最早都是替基督教创作的吗?多少画家和雕刻家都是靠教会、皇室和权贵供养活着的?这是千古颠沛不破的真理啊:没钱,玩什么高端艺术?没钱你现在试试买个米开朗基罗,买个梵高,买个达芬奇给我看看?(那个,今天不能在此讲述为何当年天主教那么富裕。反正它暴发的原因之一,也算16世纪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理由 )
所以说,民间自有民间的艺术形态,但古典音乐,我认为多数是来自欧洲的宗教、皇室和有钱人等上层阶级推动的。但,不代表当时的艺术家、音乐家、画家因此收入丰厚,相反,他们常常在困苦贫穷线上挣扎,很多都是在过世多年之后被后人所认识追捧。这不由得反映出了社会阶层之间一种无法描述的鸿沟和现实。
莱比锡这座商业重镇,当年最不缺的是权贵和有钱人啊!在这样的沃土之上,我觉得再加上一点机缘,它自然成为了古典音乐的温床。最后,数一下:巴赫、瓦格纳、门德尔松、托马斯唱诗班和布商乐团,擦,这些欧洲乃至世界古典乐顶尖的大牛货都在莱比锡。这座城市当之无愧与维也纳一起成为古典音乐的两大名城,至少我这么认为。你可以当我上面都是瞎掰,反正我只是按照自己对欧洲的理解谈了谈想法,不必太当真。
/完/
#荒梁图文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