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付女人,男人能想到最浪漫的就是--点蜡烛。
毕业多年后第一次看到曾待过的学校上新闻,是因为一个男生点蜡烛向学姐表白,不知道表白成不成功,反正玉米地被成功点着了,引出一次头条事件。
其实,不是男人不懂浪漫,只是他的浪漫从来都不用精心准备,男人的浪漫不为爱情而为友情。
这是我看过《触不可及》这部法国高分喜剧电影后最深切的感受。
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
一个无礼、穷困看起来还有点儿糟糕的,被这个社会定义为社会底层的老黑,他误打误撞参加了富豪选贴身看护的招聘现场。看起来如果被选中应该会有一份不错的薪酬,来应聘的都人模狗样吹捧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个老黑却莽莽撞撞并称他来就是需要一个“被拒绝”的签字,这样他就可以领到救济金。
要说这富豪是眼光毒辣好呢、还是说他老人家被众星捧月习惯了来个刺头有新鲜感好呢?反正他就是相中了这个根本不被其他竞聘者放在眼里的老黑。
老黑也是一脸懵,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走好运的一天。在学习护理的过程中,这个老黑嘴上拒绝着做这个做那个,身体却很诚实的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甚至戴上一次性手套帮助富豪抠便便。
富豪虽然从脖子以下都不能动,但他从眼神里透露他身体里本来就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他看着老黑言语调戏他的女秘书时,他嘴角向一边翘起强忍着坏笑。他眼看着老黑将开水倒在他腿上,像个傻子一样惊奇他真的没感觉的时候,他只淡淡说一句“玩儿够了么?”
老黑常常忘记富豪是个瘫子,接起电话就伸手递出去,看着对面没反应才想起来要把电话放到富豪耳边。
对此,富豪却欣喜万分。
这让我想起史铁生和余华。
史铁生双腿受伤后,家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跑”、“跳”等字眼!余华却非常激动地说:铁生,来踢球呀!
这就算了,居然让史铁生当守门员,还告诉对方球员,你们要是踢到史铁生身上,他很有可能会被你们给踢死,这导致对方球员谁都不敢往那边踢。
妙趣横生的日子才够闪闪亮亮
“活着”本身没有意义,即使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但大部分都是徒劳,小部分只是找到了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意义,但那并不是活着的。
在《触不可及》电影开头就是老黑带着瘫子在街上飙车,被警察拦截后黑子谎称瘫子需要急救,瘫子晃着头将口水流在胡子上极度配合,两个人把两车jc叔叔玩儿够呛,还给他们开道。这像极了儿时的友谊,一起淘气、一起窃喜,那是两个加起来快100岁的人重返童真的欢愉。
闭住眼想象一下脖子以下都不能动的日子,真不太想活。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他的双腿瘫痪后,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死。
围绕在瘫子富豪周围那么多人,其实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老黑却给足了他想要的--活着的乐趣。
老黑带瘫子出门不会把瘫子塞进残疾人车里,而选择塞进跑车里一起享受引擎轰鸣的快感;老黑给瘫子请来穿着黑丝的关怀按摩师,被摩挲着耳垂享受当下;老黑把瘫子的轮椅改装提速,俩人踩着轮椅超过路边平衡车上的那些正常人笑的那个开怀感觉像冲刺了马拉松第一名。
瘫子也乐在其中,即使老黑在歌剧院大声笑闹引来侧目、在美术馆老黑嘲笑价值4万欧元的艺术品像滩鼻血甩在纸上都无所谓,还有些欣赏老黑的率真。
瘫子甚至被老黑影响,去忽悠老友把老黑画的一幅四不像的抽象画卖了1万欧元;老黑也被瘫子潜移默化影响,遇到横在门口乱停乱放的车,也不再粗鲁的揪出司机而是轻敲车窗提示。
这是一个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现实中他们是一辈子的挚友,这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电影中有种族、阶级、贫富、残疾等或敏感或沉重的元素,这都是正常操作,但这部电影没有过分利用这些元素、点到为止、没煽情,恰到好处的让你泛起微微泪光感动于那份独属于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