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铸钢流动性的因素及改善办法
铸造碳钢与铸铁相比,其铸造性能较差。流动性较低;钢液易氧化,形成夹渣;体收缩和线收缩都比较大;因而缩孔、缩松、热裂和冷裂的倾向都较大;比铸铁更容易产生气孔。所以我们在实际铸钢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铸造工艺,以便解决以上问题。
流动性是体现充填铸型的能力,影响铸件完整性和清晰度。流动性好,就能保证钢液很好地充满铸型、获得尺寸准确、轮廓清晰的铸件。流动性好还有利于钢液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排渣,改善补缩条件,提高铸件致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缩松和热裂的产生。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
1. 钢液状态的影响
@钢液过热度的影响--过热度越高,钢液粘度越低,钢液在铸型腔中流动的速度就越大;同时钢液在冷却过程中给予铸型的热量也越多,铸型被加热的温度也就越高,使钢在液态下可流动时间就越长,对C%为一定值的碳钢来讲其开始凝固温度为一定值。因此,钢液温度越高(即浇注温度越高),过热度越大,钢液流动性越好。
@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对其流动性影响也很大---由于整个冶金熔炼过程中,钢液中存在着许多种非金属夹杂,因而,提高其粘度,且机械地阻碍钢液在型腔中流动,降低钢液的流动性,数量越多,其流动性也就越差。如果是夹杂物呈多角形难熔的细小质点存在,则其流动性更差。如碳钢脱氧时所用脱氧剂的种类和加入次序对流动性影响也很大。其正确脱氧工艺应为:先加锰铁,后加硅铁或者直接加硅锰铁,此时脱氧产物主要是低熔点硅酸盐,因而钢液流动性好,若先加硅铁后加锰铁,脱氧产物主要是高熔点尖角形的SiO2,其尺寸极为细小,数量也较先加锰铁后加硅铁时约多一倍多,因而流动性差。若用复合脱氧剂(Al-Mn-Si或Si-Ca等),则形成低熔点脱氧产物,能很快地凝聚上浮,则其流动性更好。但如用Al脱氧过度,生成Al2O3 ((aluminium oxide))夹杂物,尺寸小,钢液中不易上浮,量多时,使钢液变粘稠,流动性大为降低。
2. 化学成分的影响
2.1 C:对钢液的实际流动性影响最大,当在一定的浇注温度时,钢液的流动性随C%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C降低钢的液相温度,相应地增加了钢液的过热度。C还能降低钢的导热性,使钢液降温缓慢,有利于流动性的提高。如果浇铸温度不变,那么,低碳钢的流动性比中、高碳钢差。
在同样过热温度下,钢液C%结晶温度间隔与钢液流动性之间存在着明显对应关系。当C%从0增至0.1%时(从图1-1 A至H间),结晶温度间隔逐渐增大,钢液流动性相应降低;C%从0.1%至0.18%时(H至J间),结晶温度间隔逐渐缩小,钢液流动性则相应地增加;当C%由0.18%至0.51%时(J至B间),结晶温度间隔又铸件增大,而钢液流动性则相应降低。总之,从图1-1的Fe-C状态图中可知,结晶温度间隔愈大,钢的流动性愈差。显然,这是由于结晶温度间隔愈大,其树状晶愈发达,粗大,造成对钢液流动更大的阻碍的结果而降低流动性。
2.2 Si 和 Mn: 使钢液流动性有所提高,因其加入而降低了钢的液相线温度。Si、Mn的脱氧作用和镇静作用,减少了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故提高了流动性。
2.3 S:恶化流动性,因为S形成难熔的MnS夹杂;如果S形成更难熔的Al2S3和ZrS2,则对流动性的影响更甚。一般铸造碳素钢中S%<0.06%,较低,因此,S对铸造碳钢的流动性影响不大。
2.4 P: 当P%>0.05%时,P能改善钢液的流动性,这是因为P能够降低钢的液相线温度和形成低熔点的硫化物。但P含量较高时,虽增加流动性,却使铸件很脆,因此,P对流动性影响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在我们实际生产中,控制钢液状态和化学成分,来保证钢液具有必要的流动性,其中控制浇注温度最为重要。足够高的浇注温度能保证钢液充满铸型并获得良好铸件表面质量、清晰的轮廓,但浇注温度过高,又易引起热裂、粘砂、气孔等铸造缺陷。故在保证获得优质铸件条件下,应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铸造碳钢的浇注温度通常等于钢的液相温度Ac3加上30-50℃或50-100℃。具体的浇注温度应根据钢号及铸件、铸型和浇注方式的特点而定,低碳钢采用较高的浇注温度,而高碳钢则应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小件、薄壁件、结构复杂件应采用较高的浇注温度;熔模精密铸造通常为热模,其浇注温度可适当降低。
---BYL Wrote in Wuhan on 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