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孩子都买过书,无非有些人多买些与读书有关的书籍多一些,有些人喜欢买杂志报纸亦或是买些消遣的书。各人的喜好不同,买的书也不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纸质书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纸质书的拥趸者中大多数是学生,他们的教材,教辅以及辅导班的额外教材还都是纸质。而对于平时阅读而言,真正看纸质书的人有多少?哪怕看电子书又有多少?很多时候被那些快餐文化所取代,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有多少人是在看书的?如果在地铁上看到有人捧着书在看,或许真的成了奇葩了亦或被人们认为你是装逼。
就是因为这样,原来很多书店哪怕是大书店,诸如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博库书城曾经都是门庭若市,可现在呢,只有在开学季的时候多的是家长和孩子,为了买教材或教辅。那时才可以看到人头攒动的景象,而真正买“闲书”看的人确实不多。这和八十年代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景象相差甚远。以前很多有名的小书店,专卖文艺、历史类书籍的都已经关门。上海的方舟书店,马槽书店,那曾经是很多文艺青年淘书的好地方,如今都已经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在我的记忆中,我买的第一本书还是我姑姑出钱帮我买的。当时好像在读初中吧,进了新华书店,随便看了橱柜里的书。说实话,对于农村的小孩子来说,也没见过世面,看的书也很有限。买书只是凭书名,看自己的感觉。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都喜欢看故事,听故事。所以当时书店里有两本书供我选择,我记得一本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书名,十有八九的会选择前者。一个小孩子看炼钢铁的书干啥啊,能看得懂吗?就这样,小姑姑花了1.58元给我买了我人生中第一本课外书——《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惜,这书我也看不下去,虽然是故事,但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看《山海经》杂志之类的神仙、历史民间故事,对于这种西方的故事却怎么也不感兴趣。虽然这里当然有“罗密欧和朱丽叶”、“麦克白”,“王子复仇记”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感觉有点艰深,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
在我们读书的八十年代,到新华书店买书的可不少,虽然那时的书籍按照现在看起来真的相当便宜,就1,2块钱,可那时的孩子都知道这钱来的真不容易,所以往往为了买一本书会去书店来回好几趟,犹豫着是不是值得买。就是因为当时手里可以买书的钱有限,实在喜欢,盘算半天咬咬牙才把书买回。读高中时书店里有本“历代名句辞典”,翻看了几次自己确实喜欢这书,价格要三块多钱,可那时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哪里去找这几块钱,问爹妈要钱,那时本身家里经济就比较拮据,又不是老师说要买的书,怎么可能出钱让你去买呢?只能是自己省吃俭用,所以买一本书就会纠结很久。到最后书店里的人都认识我了,说我买书不来三次是不会买的。店里的柜员也很热情的把书拿下来给我翻阅,也知道穷学生买书不容易。后来这样来来回回了四次,终于狠心把书买了下来。如今还在我家的书架上放着呢,经过多年也确实翻看比较勤,早已经被翻烂了。书的封面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看到书里面有很多当初我用铅笔注解的标记。
这样纠结买书的情况有时由于自己的犹豫也会与好书失之交臂。自己工作以后,曾经有一次在方舟书店看到一本段玉裁的《说文解字》,自己也很喜欢,但价格有点偏高,要五十多元呢。自己又和学生时代一样,开始犹豫。可这不比我小时候的农村,市区里看书爱书的人多的是,等我第二次到书店时,这书已经没有了。把自己给悔恨啊,怪自己为啥这么犹豫不决呢。
现在买书那是愈加方便,无论是当当,亚马逊,京东还是淘宝,买书只要下单,就可以送货上门。也不用再犹豫再三了,买书方便了,可读书的劲头却远不如以前。放在包里嫌沉,有时拿着书看着看着竟然就睡着了,书架上买了很多的新书还没来得及看,时间一长落灰严重。在心里很多时候就感觉这书买回来就万事大吉,好像书买了就等于我看了,很不应该!
有时真感觉古人说的精辟,书非借不能读也!有时感觉买书容易了,看书的积极性却大不如以前,总感觉时间还有,书在那儿要看随时可以看,哪像借书总有个期限,逼迫自己尽早看完!人哪,总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