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0到1》
启卷时间:2016年08月16日
阅毕时间:2016年09月01日
作者: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
国家:美国
翻译:高玉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字数:110千字
页数:260页
书缘:新浪新书榜
一句话感悟:在0到1之间,有太多的状态。是模仿式的水平发展(0),还是创新式的垂直进步(1),都在某个奇点之间让商业变得与众不同。当库茨维尔的“奇点”临近,我们是无所作为,还是抓住“机遇”,一切取决于思维的第一步:你是否还能独立思考。
当然彼得.蒂尔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从0到1》,压根与高深莫测的数学沾不上边。但在这部商业哲学著作中,和上述小测验表述着同样的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当库茨维尔的“奇点”临近时,常态思维将让我们毫无作为,“0”依然归“0”。只有创新式的独立思考,才会推动在“奇点”从“0”到“1”的质变。繁荣的商业经济,已经让红海竞争遍及市场的每个角落,竞争成为所有企业发展最直接的动机,在竞争脱颖而出是所有企业最终目的。企业忙于抢夺市场有限“蛋糕”时,其间充满模仿和复制,同质化的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将企业的能力禁锢在原有的水平,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创新的停滞,利润被侵蚀。从宏观上看,全球化带来的繁荣,也仅仅是彼得.蒂尔眼中的水平进步,它只能代表“1到n ”的成功。全球化,将有限的区域市场复制扩展到广阔的全球市场,也只是延缓了阻碍进步的临界点的到来。而企业要摆脱红海驶入无人驾驶的蓝海,形成对市场的垄断,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只有靠另一种进步方式——垂直进步,这是种依靠技术和创新驱动的进步,这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从0到1——质疑现有的观念,从无到有,驶出已知的世界,开辟属于自己的未来。
人们常常将竞争视为是商业经济的正常态、主流态,而将垄断则视之如恶魔,它破环着公平公正竞争的环境。以至于被过度竞争所困的企业,依然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战争,将太多的精力和资源花费在直接竞争对手身上,心安理得地在市场中随波逐流,以争相仿效为至尊手段。而彼得.蒂尔不那么认为,他认为企业失败的原因是无法摆脱竞争。而要摆脱竞争,唯一的办法是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从而在利基市场内获得垄断地位。创造性垄断,能给消费者带来新产品,新体验,也就开辟了以前未曾有的市场,这本身是市场经济特有功能的体现。它会给创造者带来长期利润,而不会担心企业挣扎求生于竞争的泥潭中。需要注意的这里的垄断不是经济学里一般意义上因资源独享、政府许可等方式获取的垄断,而是特指因破环性创新创造新市场,并使创新企业在新市场里获得的垄断。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它与传统意义上静态均衡的垄断不同,是动态的变化的,更多地是通过动态领先的不均衡来获得企业超额利润,因此“它不是商界的症结,也不是异常的存在,而是每个成功企业的写照”。
理解了这点,并不意味着企业必然赢得未来。彼得. 蒂尔分析框架里,有四种类型的文化:对未来不明确的悲观主义、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只有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者,从不相信成功是中彩票,相反进行着持续地长期规划。被追求短期利益所低估的长期规划,在纷繁复杂、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世界里——不明确的金融、不明确的政治、不明确的哲学、不明确的人生,使一个企业拥有掌控未来的机会,获得优于“机遇”的先机。幂次法则给一个长期规划的创新者最好的机会,指数级的增长让创新企业迅速摆脱竞争的泥潭,独步一方,笑傲群雄。而深陷平庸的“常态”企业却在习惯的“二八”经验法则里,碌碌无为,自我麻醉,在争夺“二八”有利地位的过程中走向生命的终结——即使它目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未来之所有不确定,是因为我们认知能达到的边界有限。然而,思想的惰性让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已知世界,而对于未知领域丧失好奇心。于是,对现实世界潮流的无条件顺从,热衷于从“1到n“的自我陶醉,泯灭了应有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对他们来讲,渐进主义、风险规避、自满、扁平化是存活于世的普世准则。殊不知在无人关注的未知领域,那里的秘密才是成功者的天堂。思考秘密、发现秘密,意味着反主流的独立思考。它本身承受着逆主流带来巨大痛苦和压力,稍有不慎就被主流潮流所淹没,就如很多初创公司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却没有在最基础的地方下功夫,违反了“蒂尔定律”,最终也会归于失败。在这时创始合伙人的选择和相互默契,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着眼于长远股权激励和短期现金激励之间平衡,团队”帮派“文化的打造,每一个基础的细节,都应该围绕着创新的延续,直到”0“到”1“质变的发生。
如果说萨顿的“供应创造需求”过于偏颇,缺乏实证,那么”创新创造需求“则反复被现代新技术的运用所验证。传统意义上经济中的供需平衡是一种前置条件不变的静态均衡,而从”0到1“的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条件,产生新的市场供应,刺激了新的市场需求,打破原有的静态均衡。彼得.蒂尔还注意到一种因对未来不确定而引发的恐惧在蔓延:未来,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人类创新的逻辑终点是否像电影《黑客帝国》说的那样:“我们输了,被天网取代”。其实面对遥远的未来,无论乐观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代表所有的观点: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巨大的空间。人类完全有理由创造自己理想的世界,任何极端的观点不应该是我们现在阻止创新的理由。
每一位立志成为从“0到1”的创业者都要牢记:当你无限接近奇点,却始终困惑于无法突破时,那一定是因为你在潮流中丢失了自己,丢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