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忘了第一次看电影版《钢琴教师》时是什么感觉,那是几个月前,现在回想起来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大致概念:钢琴女教师很变态,很可怜,而她年轻的男学生是爱她的,她错过并亲手毁了这些,她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
我希望自己还能记起更多的第一印象,这样在我看完小说后能作为对比,分析文字思想转换成视觉语言时如何最大程度保持不流失。
这部小说我已经看完了五分之四,更能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去理解、细细揣摩女教师的心态历程,令我惊喜的是也能明显感受到:原来在爱情中,男女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区别和鸿沟,竟然还能结合,真是很神奇的事情啊!女教师其实也和绝大多数恋爱中的女人一样,她想要的只是一个“证明”,好从此确定无疑的委身而已,这和大多数女人反复爱问:你爱我吗?你爱我吗?其实是同一个性质,只不过她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验证而已。而男学生也并没有那么无辜,他只不过是爱情中渴望征服的万千男人中的一个而已,而且是不够成熟的那一个。
她单身已经够久了,一直以来,她对完美爱情思考得够多了。她渴望一个英雄,充满雄风,在她彻底绝望、陷入绝境时,出于爱她而不惜牺牲一切的拯救她。她需要确认这一点,确认他们之间的爱情,确认他对自己的忠诚和宠爱。于是,当这个理想中的男人出现,对自己深深迷恋时,她想要做的就是考验他爱的忠诚和程度,以她的方式。于是,她要求他把她置于那种设置好的绝境中,然后按照她设想的方式把她拯救,既然他爱她,从此她将永远不会怀疑他的爱,他将成为她的奴隶,绝对的服从。
只不过是,大部分正常的女人验证的方式是反复作询问男人:你爱我吗?而不会通过看他会不会为自己死这样极端的方式,就像胭脂扣中的如花和十二少一样,悲剧从来都是来自于想在现实中去验证幻想。
女教师通过自我欺骗,妄图在现实中将男人和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中去得到验证。她也失败了。她之所以会以这样的方式去验证,源自于她成长环境使然,单纯的家庭构成、未经世事的自我构建,生活在母亲一直以来为她制造的幻像中,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音乐天才,独一无二的高人一等,什么事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自己能吸引到任何优秀的男人,只要她想。世界就是如此运转的。她从来不知道现实中的禁区和人类世界的规则,以为幻想中的凡事都能拿到现实中尝试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最终得到某种结果。她受到的现实教训太少了,她的世界就是母亲为她营造的象牙塔。她对自己身体的自虐,来自于反抗的欲望,反抗的是那莫名躁动无法平息但又得不到满足的情欲,于是为了报复这可恶肉体的私欲,她的精神对肉体实施了报复。而那股反抗的力,想要主宰的力,来源于对母亲权威的对抗,她当然也把它发泄在了年轻学生身上,而她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赋予她理所当然的安全感,自己是能这样做的,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际规则她不懂。长时间的幻想而没有亲身体验,导致她的灵与肉彻底分离,刺激来自于头脑中的视觉图像,幻想能力太过超前,而身体那地方长时间没用,少受刺激,已经退化了,导致她在享受视觉刺激时下体却没有了反应,因为身体刺激的原始回路已经渐渐被改变了,原先应该由直接的肢体接触引发的刺激,长时间由幻想中的画面代替了,渐渐失去了原始功能。
什么是人格的健康?是一种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通过放弃某一方来调和另一方,从而使其人格达到必不可少的“和谐”状态,也可以称为某种“平衡”,人格失去了平衡,就意味着灭亡。
然而在看完豆瓣上那篇苏宏斌的《一位钢琴教师的生存悲剧》评论之后,我同意作者对女教师之所以采用这种验证方式的深入心里剖析,但文章似乎更着眼于“导致女教师采用这种方式”的由来,而没有问“她用这样的方式是想走向哪儿?她如此作案的动机是什么?”,因为这是所有女人陷入爱情中的唯一动机:证明男人的爱情,确认自己的选择。因为她必须确认,才能达到人格的“终极和谐”,她无法活在怀疑的“不确定”状态,所以,女人终其一生都在“验证”自己的选择。佛说:戒“贪 嗔 痴 慢 疑”。就是这个“疑”。
作者说这样的人性悲剧来源于人的“自欺”,我倒不赞成用这样“有失中性”的用语,而更愿意用是人的“幻想”来解释,“自欺”是一种已经昭示结果的自我选择状态,自欺是一种选择,但“幻想”却是与生俱来的、不知前路的人之本能,由不得你选,毕竟,谁人能停止幻想呢?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伟大与美也同样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