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非常有争议的电影《心灵小屋》(国内译名陋室)正在网上引起热议。这部片在美国是3月份上映,台湾是5月,国内目前还没看到排期。
目前这部片在豆瓣上的平均分是5.4分,评论却是相当的两级分化。喜欢的人给出9.8分,10分的高分,不喜欢的人却只打到1分,2分。在台湾也是如此,恶评满天飞,但是也有很多团体去包场(特别是基督教团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让我们先来看几段评论。
“凡事都以这么蠢的方式解读也许也挺好的。这种东西我没法相信。”
“神棍治愈电影,说教气息浓重,我听广播就好了啊”
“听着灵性二字就足以让我买票进电影院。不带任何期待和猜想,很多话语在很多灵性书上看过,但我让自己随着电影的flow走,流泪很多次,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在啜泣。看到蝴蝶棺木那一刻,我内在升起一种“被爱”的感觉。很喜欢这一句:"I don't need slaves; I want
friends".这部片子,其实无关乎宗教”
“读完《非暴力沟通》之后再看这部电影,似乎效果更佳。不论你内心有多大的困难和痛苦,都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让你不再颓废和憎恨。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情,可以缓解悲伤与痛苦;办法总比困难多。”
随便在豆瓣上搜一搜,这种论调鲜明而相反的言论随处可见。
本片的导演是曾获得英国学院奖提名的斯图尔特,而主演又是最近几年炙手可热,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钦点的阿凡达系列男主角萨姆.沃辛顿。故事架构、演员表演、画面拍摄虽不能叫做完美,但也是可圈可点。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人的不同反应,因为他提出并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就是我们该不该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的仇人)。
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在幼年的时候被父亲家暴,他偷偷的毒死了父亲(原生家庭问题)。在成年后,主人公拥有一个和自己小时候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爱自己的妻子以及3个可爱的孩子。其中最小最可爱的孩子是个小女孩。在一次家人集体野营的途中,由于大女儿的调皮,导致二儿子差点淹死,就在男主解救儿子的时候,小女儿失踪了。后来确认小女儿是被一个流窜作案的变态杀人狂杀死在一座山间小屋里(而且是尸骨无存的那种,现场只有一件血衣)于是男主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PTSD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同样的症状也出现在他女儿身上。
忽然在一个暴雪的天气,男主一个人在家,信箱里出现一封署名“上帝”的信,而周围的雪地里没有任何脚印。“上帝”在信里约男主去那个山间小屋叙旧,男主在好奇、痛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绪的影响下最终还是决定前往。没想到,在山间小屋,他真的见到了三位一体的上帝(上帝呈现为3个不同的人)。在和上帝同住的时间里,上帝(以及智慧女神)对他进行不断的引导和疗愈,在和上帝的对话中,男主开始和过世的父亲和解,甚至原谅了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并最终和自己达成和解。
丧子之痛,需要多大的心理力量才能克服呀,到底该不该去原谅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呢?这也就是本片最具争议的部分。认为不能克服,也无法去原谅凶手的人认为这是一部纯说教的影片甚至是在盲目宣传神性的光芒。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其实无关宗教,而是一部充满灵性的治愈影片。
我是在一次工作坊中看到的这部影片。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的观点倾向前者。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几乎是强忍着看完的,心中仿佛有股火苗在燃烧。就像有些人评论的那样“如果有人杀了我最爱的亲人,凭什么要求我原谅,如果法律或其它没有给我公正,那我为什么不能捍卫我自己的权利,寻求自己的公正!”
然而第二天,随着和同学们的讨论,以及对影片更深入的理解,我好像又有了新的想法。最打动我的有这么几句话:
心中充满了恨的人,是没法去爱别人的,哪怕别人是现下最需要爱的亲人(就像片中同样抑郁的大女儿)
没办法放过别人的人,也没办法放过自己。因为没放过别人,心中充满怨恨,也就只能让自己永远生活在痛苦中。
没办法原谅别人的人,也就同样没办法原谅自己。不能和别人和解,也就不能和自己和解。
当我们在被人有意伤害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会是什么呢?我会说:“凭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公平可言?”在片中,男主也问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上帝为什么不公平,要让好人受罪而坏人逍遥法外?”智慧女神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解释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当你在受伤的时候,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伤害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伤害的描述是“意外”。所谓“意外”,就表示这个伤害是“意料之外”的不期而遇。它并不遵循规律而来,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碰到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或者碰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做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因为种种意料不到,所以这个“伤害”不管有多深,其实是不可预防,也没办法“引以为鉴”,那么面对这个伤害,比如“谋杀”或者“肿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说实话,其实没什么可做的,因为这个前提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实话总是让人讨厌,因为从根本上,“什么也不做”会让人缺乏一种“掌控性”。人是希望把运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高级动物。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如何如何。。”然而这些努力终究会倒在例如“高考没考好”“上面换老板”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意外”上面。特别是当面临人生最大的意外时,又有多少人能坦然接受呢?电影是人们“梦想”的童话,所以我们最喜闻乐见的是反转结局,比如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好人最终战胜了坏人,坏人最终被搞死等等。“意外”虽然出现,最终还是被“人定胜天”的牢牢扼杀在手中。然而这部电影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没有这么描写,或者说没有全部的这么描写,因为在最初,男主在遭受父亲虐待后确实用自己的双手毒死了父亲,从而解救了自己和母亲。但这是一个成功的“复仇”的故事吗?这到是一个在“意外”的遇到一个“烂”父亲之后所采取的主动的行为,然而这样做就能让人愉悦了吗?不但观众暗叫“不爽”,连男主的一生也在不停被这件事所影响。面对“意外”的时候人应该怎么面对,怎么算“积极”,怎么算“消极”,这是本片的第一个争论点。
在意外发生之后,要怎么去对待那个导致意外的人呢?这是本片第二个争论点,也是最大的一个争论点。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话题,我们通常用“公理”或者“正义”之类的词语来称呼它。
“正义”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烟稀少,我们的老祖宗在一个人出门打猎的时候遇到各种意外,比如被野兽攻击,是不会拉着它们评理的,反正不是你吃我,就是我吃你。奴隶社会,奴隶主之间有可以和平共处的“公理”,而对待奴隶,则没什么“正义”可讲,虽然他们也是人类。而在近代社会,随着文明的发展,世界上的资源已经可以养活每一个自然人,当我们不必再为抢夺食物打打杀杀的时候,人们之间就产生了“人没有权利夺取他人生命”的“公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理”是一个从无到一部分人,再到全部人的一个发展过程。维护这个公理的工具就是“法律法规”,然而还有无法用法律界定的“正义”,我们使用的工具就叫做“道德”。但是不能说“道德”所维护的“公理”就一定比“法律”所维护的“公理”小,比如是否该见死不救,或者婚外情之类。在本片中,将杀人者“绳之以法”就是个法律问题,而作为当事人,应不应该去恨那个仇人,其实这是一个道德谴责和自我救赎的问题。
关于道德谴责的问题,其实一直是这些年的热议。远到08年撇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范跑跑”,近到去年让同学为自己挡刀的留学生,高圆圆还拍过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搜索》,当这些事件摆在众人眼前,都会让人有一种“引刀成一快”的正义感,即使这种“正义”刚刚被建构了几百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帮助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家人来主持正义,无形中,把自己已经放在了“上帝”的位置上。然而如果“正义”得到了伸张,是“我们”还是“受害者”会得到疗愈呢?这似乎就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这个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讨论“正义”本身,而是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受害者”怎样得到疗愈。在第一段故事中,男主杀死了虐待妈妈和自己的爸爸,正义得到了伸张,我们也许会暗叫一声“活该”,然而这件事却成了男主一生的负累。在第二段故事中,由于杀人犯一直没找到,正义没有得到伸张,所以男主一直生活在抑郁中。“正义”伸张与否和男主的心理健康好像也没有什么大关系。那么我们假设一下,男主在杀了父亲之后心情特别高兴,心理问题一扫而空又会怎样?看似也不太符合我们的“人设”,和“杀人狂魔”的成长经历到是有几分吻合。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伸张“正义”会痛苦,没伸张也会痛苦。在影片中给出了另一种假设,如果我们原谅会怎样?或者我们回到第一个争论点,我们就把它当成一件完完全全的“意外”又会怎样呢?
人的心里,就这么大,装满了痛苦,装满了仇恨,就装不下其它的东西了。我们总说,我们要努力,好让自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那么学会忘记,学会原谅,算是一种努力吗?
有一个故事,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了。说有一个人杀了人,被害者的儿子跑去报仇。为了让仇人也感觉到自己少年丧父的苦痛,这个儿子决定让仇人的孩子到了懂事的年龄再杀他。所以不但当时没杀他,还在暗中保护他。后来发现这个仇人一直在做修桥补路的善事,最后被他感动就投在了他的门下,原来他一直为当年的事情而悔改。一念善起,往事如烟。
其实这个电影看完之后,并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疗愈心灵的“最终方案”。身为一个咨询师,如果面对类似的来访者,我也无法保证这种方式一定有效,但是至少这部电影帮我们打开一个新的空间,面对某些困境时,也许我们还可以多做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