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好奇了,心理治疗领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江湖,怎么也搞出来那么多的门派?最为关键的是,如果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服务,拜哪门哪派比较好?
要回应这一类的问题,还是得明确一下心理治疗理论的目的或功能。
1.
事实上,如何理解理论的目的或功能,学界是存有很大认识差异的。
从传统立场来看,一种好的理论意味着我们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用理论来解释事件,并详细说明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
此外,另一种观点认为,理论提供给我们的是解释事件的方式。把理论看作理解方式,会让我们注意到事物之所以发生的可能的理由。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原因(cause)」指的是一种机械的、无意识的过程,而「理由」(reason)则包括了人类的意志和选择。
2.
那么,心理治疗理论提供给我们的究竟是「解释」还是「理解」呢?
比较合理的说法是这样的:即使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创立一种心理治疗的科学解释理论「应该」是可能的,但现有的任何一种心理治疗理论都无法达到科学水平上的确定性。也就是说,我们现有的理论都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理解。
就拿精神分析来说,当我们仔细审视的时候,它根本经不起科学标准的检验,但它的的确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固的理解框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心理治疗师所能抱的最好希望也不过是,他们能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信的故事。
准确说,这个可信的故事是一种「叙述性真理」,它通过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说明,从而使得来访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
3.
说到这,有人提醒说,对于理解心理治疗理论,社会维度极其重要。
考虑到社会维度,我们发现在很多方面理论就像是一种语言: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一类从业者使用的语言,认知—行为主义则是另一类从业者使用的语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把理论比作语言,并非意味着哪种理论是正确的,哪种理论是错误的,但是它承认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即一种语言系统会比另一种语言系统更适合于对某些事物的描述。
4.
此外,从商业角度,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心理治疗领域里的理论差异。
我们都看到了,货架上待售的商品通常具有「商标品牌」,它可以告知消费者待售商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为激起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厂家还会夸耀自家商品如何如何优于竞品。
类似的情形也适用于心理治疗。其证据在于这样一个隐含的假设:就像汽车制造商一样,心理治疗师都热衷于销售相似的产品;由于专业身份、理解上的一致以及外部合法性等原因,从而出现了许多具有「商标品牌」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中,心理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主义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知名品牌疗法,它们的地位就如同心理学界中的奔驰、大众和丰田。
同时,其他规模要小一些的心理流派也正努力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有很多的流派已经在市场中的小环境里打出了一定的名气。
在一个「后现代」世界里,期望心理治疗领域只有单一的、普遍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
5.
迈克尔·怀特创立的叙事疗法应该是最具后现代特色的心理疗法了。
怀特认为,生命中的问题是由对经验的叙说所决定的,一个人对某事物的叙说构成他对那事物的经验,经由不断地重复这些叙说就逐渐地稳固为「真实」,使叙事者陷入了自己所构造出来的现实里。
这就是说,使来访者无法自拔的是那些由语言建构的故事,问题就存在于来访者有问题的叙说中。心理治疗要做的就是引导来访者将目前关于生命经验的说法,改写为另一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说法。
因此,心理治疗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语言性的、叙述性的工作,是一种会话管理过程,而心理治疗师则应该是一位精通谈话艺术的大师。
6.
现代心理治疗师常把某种所谓一般性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强加于来访者,而在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师看来,任何来访者都是一独特的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验,将其诊断归类为某种精神疾病,以采用所谓正确治疗方案的传统模式是不合适的。
这就意味着,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均是个别化而非普遍性或系统化的。
很显然,相比传统的疗法,后现代的心理疗法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那么,我们能宣称后现代心理疗法就是终极真理了吗?绝对不能!
这些理论也都是建构出的假说,充其量是瞎子摸象摸出的片面认识。
7.
话说回来,若是真的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了,要不要去挑一挑流派呢?
要我说呀,相比考虑流派,考虑一下心理治疗师的面相——看着顺不顺眼——更实在!
(参考文献:《心理咨询导论》(第三版),[英]约翰·麦克里奥德著,潘洁译;《叙事心理治疗》,李明著;《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治疗》,郑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