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作用,我遇到过两段话,因为都很有触动,所以印象较深。
第一段是这样的。孩子问爷爷,自己读书之后感觉没有记住些什么,为什么还要读书呢?爷爷让孩子用竹篮去打水,然后指着孩子拿回来的竹篮上面的水珠说:竹篮打水并非一场空,虽然貌似什么也没打上来,但是竹篮本身得到了洗涤,材质也变得光滑柔韧。读书也是一样,虽然感觉没记住什么,但是里面的少许知识已经内化为你的言行了。
第二段是一则精妙的回答,当被问及“既然大部分读过的内容都忘记了,为什么还要读书”时,答者言:“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血和肉。”
我相信如果大家是第一次读这两段话的话,肯定也是心头一亮,感受了到心中迸发的盎然,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但是当我对阅读的意义逐渐加深之后,再反观这两段话,不由得觉得有些可悲。因为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两段话都可以视为对“无法留住书中知识”这一悲哀进行的勉强安慰。
我们在读书时,并非要用竹篮(自己的记忆理解系统没那么差),也并非是在打水(知识毕竟有体系有逻辑)。我们吃下的食物的确经过了吸收变成了血和肉(忘记了又不影响消化吸收),但是我们读过书之后内容忘记了就不一样了,忘记的部分还何谈长成血和肉呢?而“无法留住书中知识”这一悲哀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没办法进行深度阅读罢了,连留住书中知识都没做到,就更别提将内容消化了。
而具体深入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习之道》、《深入学习的艺术》、《如何高效学习》等书,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法建构。但今天要谈的,是从另一本书上得到的新启发,而这本书就是斋藤孝的《深阅读》。
本书的内容简明,大部分笔墨放在了“为何要读书”、“年轻人要多读书”、“要读哪些书”上,真正和题目“深阅读”相对应的,教授人们如何“深入阅读,内化知识”的内容并不算多。不过,这也不影响本书在这一论题上给我带来新的宝贵启迪。而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从以下四个方面,分享一下本书中谈到的“深入阅读”的秘密。
1.问题贯彻
第一眼看到本书中对于问题的强调时,我以为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指引自己的阅读内容,而非把一本书死板地从头翻到尾”。但阅读了之后才发现另有千秋,作者建议在阅读时随时用最敏捷的思维找出问题点,然后利用好奇心驱使自己更认真更广博地阅读。
在我看来,这种方法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锻炼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在于改善我们的热情和专注度,从而增强我们的记忆和吸收效果。
所以,兼顾问题的两方面作用,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既可以成为知识筛选器,还可以成为记忆深化仪,而这两种作用恰恰解决了“我们不知道看什么书”,“看书记不住内容”的浅阅读的痛点。
2.内容突破
本书时强烈推荐大家读经典书籍的,这一点和我的观点一致,也不再赘言。但阅读经典就会遇到一个颠覆不破的难题,那就是内容难以理解。而当我们的大脑因为晦涩的概念而痛苦的时候,就自然导致记忆功能减弱,甚至失灵,从而使我们没办法很好地消化吸收。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书中的难点入手。方法无非有二,第一就是自己总结出难点,针对性搜索资料,请教专家,逐一击破。而另一种更便捷舒适的方法就是读所谓的“解读书籍”。比如说书中提到的:
“康德的著作艰深难懂,但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用简明易懂的内容做出了阐释。”
这样做的巧妙就在于顺应了循序渐进的道理,也防止了因为知识吃不消而导致的放弃和崩溃。另外,近年来产生的各种拆书文、浓缩书也有部分能够实现“弱化知识难度”的功能,从而帮助普通人学习,其道理也是一致的。当然,也要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追求简易度而忽视了书籍的质量,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3.花式输出
输出对于知识保留的重要性应该算是众所周知了吧,前一阵子关于写读书笔记的热文刷爆朋友圈,从这一点上,大家对于输出的重视就可见一斑。
但本书作者的确在输出这一点上写出了我未见过的新意,而这种新意表现为作者的以下三方面建议。
首先,作者强调要把“书的内容跟别人说清楚”。我觉得这一标准要求还是很高的,比起《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建议的“一句话总结书中内容”更具挑战性。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循序渐进刻意练习这一点的话,那么不仅我们对于书的理解和记忆会大幅提升,我们的演讲和总结能力,以及相关所有素质都会随之优化。这种结果是极其喜人的。
然后,作者的主张是“以我为主”,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感想。无论是追求情感的触动也好,还是论述自己的逻辑判断,总之是用书中内容来强化自己的感官,从而得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最后的一点:“引用书中内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也做到了和第二点相辅相成。平时如果我们只是输出书中内容的梗概和总结,我们就会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考察,自动忽视了很多细节。再加上没有自己的感官加工,就很容易忘记了所学内容。但作者告诉我们,读书笔记一定要引用书中原文。这样做虽然稍显麻烦,但是成果显著。一来,我们摘记的过程会加深我们的印象,也会强化理解。二来,“引用”意味着在表达上精准完整,不仅能够传递作者的真实意思,也能够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正确回忆书中内容,唤醒沉睡的知识。
4.切磋互进
这最后一种方法,也打开了我的认知,让我连连称赞。因为在我以往接触到的学习方法体系中,虽然有实践和反馈的部分,但却忽略了彼此互动的切磋形式。
作者用了一个很精巧的类比,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函数,而书中内容都是自变量,所以每个人在读书之后的输出是不同的。而当不同人的“函数”发生碰撞时,彼此就可以取长补短,进步创新。
为了应用这种方法,作者建议多举办读书会。参会人员把自己的心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彼此交换,针对对方的评论发表见解。除此之外,作者作为大学教授,还让学生制作附有读后感的书单,在班内公开,让大家写评论。这样便在扩展了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激发了大家的思考能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有进阶玩法:让自己针对不同的人制造不同风格的输出。这种自我拓展的体验,来自不同人的思维方式的冲击,以及由冲击带来的思考,怎么可能不让我们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呢?
总结
我想除了娱乐和收获信息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通过读书增强自己的理解力,消化更多知识,而不甘于仅仅让知识在自己的脑中一掠而过。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头脑活动,所以《深阅读》中提到的这四点,就大有用场。
《深阅读》这本书还是要推荐给大家的,因为除了我所提及的内容外,其余部分中,作者的言语也十分恳切,读完之后真的能够让我们内心油然升起一股想要读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且,如果遵从作者的建议,读者也可以找到发现读书之乐的方法,可以知道该读哪些书,知道如何避免读书的那些困惑等等,收获很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做一个技艺高超的勇者,深扎到知识的海洋中,游弋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