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主角奈娜从小就患有图雷特综合症。
这是一种不受自控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奈娜常常会不自主的发出类似打嗝的怪声。这导致了她从小就受到歧视,尤其是父亲的嫌弃。
小时候,她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读书时也总被学校拒之门外。最终,圣蒂克学校的校长对她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
这句话改变了奈娜的一生。
对于她说来,她唯一奢望的一件事就是平等待遇。然而在她的病症的影响下,她终其一生可能也无法从别人身上获取平等的目光。
万幸的是,奈娜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为聪明、活泼、坚强的女子,并同时在心中立志要当一名教师。
影片《嗝嗝老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讲述一群贫民窟学生的命运在同样特殊的嗝嗝老师奈娜的影响下最终人生逆袭的故事。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要知道,在阶层固化、贫富悬殊尤为严重的印度国家想要逆天改命的可能性极其微小。然而从影片宣扬的积极方向而言,当你全身心投入并始终坚信着,你和孩子们都会持续前进并终至顶峰。
换一个角度来看,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很多有关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比如——相信孩子。
奈娜的母亲着墨不多,然而很明显可以看出,她对于孩子深深的爱与给予的信任。
情节一:当父亲要把奈娜送去特殊教育学校,母亲坚决不同意,甚至为之闹出离婚也再所不惜。她始终相信,她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情节二:当奈娜被无数学校拒绝,突然接到电话通知她可以去学校做老师,她开心地跳起来,母亲也都围着她欢呼,为她由衷高兴。只有父亲面无表情站在那里。
从教育学上讲,人的心理暗示其实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首先任意选出一个班上五分之一的孩子,让老师对他们宣称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提高。而老师自己也坚信这一点。于是不久之后,这些被选中的孩子的成绩果然有所提高。这个现象就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表明:人类的心理暗示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就算对方一开始并不像所期待的那样,但只要你打从心里相信他并作出相应的行为,那么对方迟早会如你所愿。
放在教育上来讲,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孩子受到激励就会有较大的进步。相反,如果主观上认定,或从客观环境比如语言、行为等暗示孩子“你不行”时,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最终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影片中奈娜也同样深深地相信自己的学生们:
你们没有什么不同,只要努力了,一样可以成功!
于是,孩子们纷纷逆袭了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