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离不开外婆,因为从襁褓到三岁大都是外婆带大的。三岁后被送回自己家交给奶奶抚养。
记得那时自己刚开始很调皮,吵着要找外婆,不要奶奶帮我洗脸,不吃奶奶喂的饭,但小孩子总是这样,有好玩的,好吃的哄着就很容易不吵了,我也不例外啦!
后来上了小学,应该是一二年级吧!我记得双休日时,奶奶和爷爷一大早就去干农活了,我常常独自跑到外婆家,对,没错,是独自,一个人。虽然现在我还无法想象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怎么那么大胆和有毅力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去另一个地方,(不过这可能就是爱的力量吧)。
那时还是零几年,还没发地震,我们家还住在老房子。去外婆家的路一半是小路,一半是街道,前半路总是恐惧的,但只能加快脚步;后半路是大道,人多车多,我很乖,走在路边,过马路时左右看,没车再过去,老师总在课堂上强调。后半路就基本装载着马上要见到外婆的喜悦,往前一步,喜悦就增加一点。
我总记得那个场景,我从外婆的屋子墙角处抄近过去,就能看到外婆坐在门口,有时门口没人,我知道外婆一定在厨房洗碗。然后傍晚时等表姐下班回来打电话告诉奶奶我在外婆家来了。
后来在外婆家这边上两年小学和初中,所以那几年我心满意足的待在外婆家,穿外婆做的布鞋和棉鞋,洗的很干净的衣服,吃外婆烧的饭菜,听外婆讲我小时候的事和她年轻的事。
她说我小时候是糖老婆,因为我特爱白糖,每次喝奶粉都要加两大勺羹的白糖,否则我就不吃,会爬时还钻到装白糖柜子里偷吃糖,表姐则在一旁打趣说你小时候吃的白糖估计有上百斤,我说没那么夸张吧!
那时外婆七十六。那时我正值豆蔻。
高中住校,一个月只放一次假,于是一个月只能去看望外婆一次,但每次都会带东西外婆吃,那时还很期望放月假,一大半因为想念,一小半因为想暂时逃避学业压力。高三时就更少了回去外婆家了,那时升学的压力似乎使自己忘了想念与思念。
再后来也就是现在上了大学,虽然有重新有了周末,但只有长假才会回去。看望外婆的心情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强烈,于是我常在想,是因为年龄原因吗?
其实不完全是,小时候顾虑少,不懂隐藏感情,想念一个人就要表达出来;长大后,顾虑的东西很多,知道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常去外婆家而不怎么在自己家陪伴奶奶,会伤奶奶的心。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越长越大,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心情,还得照顾你身边的人心情。
关于成长和思念,并没有一定的比例。年龄不断增长,你要慢慢适应身边的人来人往,虽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遇见外婆的时候她就已经六十多了,我想对她好时她就七十多了。
她不会视屏聊天,我给她打电话,她常常听不见我说的话,
她说人老了耳朵不行,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窗外人走过去,她听脚步就能知道是谁。
她说的毫不在意,我听的只想哭;
她说人老了这头发也是大把掉,但每次她都会把头发梳得整齐;
她说人老了,这病那病的,怕是活不久了。我总说,谁说的,老了不都会有点小病小痛,您还要活很久呢!
因为我还要她等我工作了好好孝顺她,我还要带我的那个他来看她,她要为我把关呢,她还要和我妈一起看我出嫁呢……
但岁月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好在我早已知道珍惜能和她陪伴她的日子,虽然我知道我们没办法永远陪伴彼此,但我仍希望耄耋的她安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因为她在,我的心就得以安放,毕竟她可是我最深爱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