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网络上看戏的人就开始幸灾乐祸了,为此他们还编排了一张被广为流传的图片,题目尤其醒目:2020年国产大型灾难片即将上映——期末考试!
确实,无论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面对一张不理想的期末考试成绩单,都好受不了哪里去:家长可能更多的是愤怒,是生气,是恨铁不成钢;而孩子更多的则可能是担心、恐慌、惴惴不安,他们怕的是父母开完家长会回来找自己算账。
哎,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孩子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生气的理由就不单单是孩子表现不好了。
最核心的原因有两个,父母不切实际的预期和由于比较带来的焦虑。
作为父母,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基本符合事实的评估。比如,整体的学习成绩处在班级、级部的什么位置,最近这一学期周测、月考的成绩变化,以及整体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等。
有了评估,才可能有正确的比较。如果孩子的成绩提升了,那就要去找找进步的原因,下学期好如法炮制、继续努力;如果成绩持平,那就是孩子真实水平的体现;如果成绩下降了,那就一定是发生了父母还不知道的变化,比如偷着玩手机了,或者是学习方法跟不上学科的变化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希望是希望,现实是现实,现实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希望就自动的变成现实。最怕的就是父母平常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关心,但就是模糊的、坚定的认为孩子应该考好,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试作为一种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说基本上反应了孩子的真实水平,并不存在什么“发挥失常”。如果说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生气了,那就一定是一厢情愿的高估了孩子的真实水平,或者说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亦或是不愿意承认孩子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孩子的真实水平而生气就是必然的了。
比较,这种根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机制,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人是什么?人是我要比你强的,我要比你尊贵、富有,比你荣耀,我的孩子要比你的孩子考分更多、更优秀……归根到底是我得比你强,比你强了我才踏实,才舒坦。这就是人前进的原动力,是值得我们爱的那部分。但是,这种比较还有副作用,就是让人焦虑、痛苦,甚至是痛不欲生——既生瑜何生亮啊?!
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当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可能也会生气,但这种生气的程度,远没有和所有家长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挨个念成绩的时候强。这就好比,我们开着个十万块钱的车自己在马路上逛游可能还觉得挺惬意的,但当有人要我们在停车场依次摆好逐个点评的时候,当听到、看到那些“豪车”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难免会跌落谷底。
无论什么原因吧,开完家长会,你如果很生气,千万别急着回家,我建议你先去看场电影,最好是喜剧的,悲剧的也行,看看别人的“悲惨”可能也能中和一下你激动的心情。
看完电影如果觉得依然很生气,我建议你再去吃顿饭,有甜食的那种,一定别喝酒,因为借酒消愁愁更愁。
如果吃了晚饭还生气,那我建议你找个宾馆住一晚上,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多大的气也就消的差不多了。再大的炮仗,滋了一晚上的烟花,肚子里的那点火药也就没了。
我这不是开玩笑,情绪这东西主要就是身体里的激素导致的,而激素水平是会慢慢恢复正常的。这就叫,时间是最好的药。
真的教育孩子,还是不带情绪的好。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咨询本期课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