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变成了社会“打工人”。这可不是调侃,是实实在在的,早出晚归地去上班。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同阶段的各种调整。阶段的划分太粗略,再具体细化,我觉得人生是不同角色的切换。
唯有当我们真正进入角色,才能找到属于那个角色的状态,生发出那个状态下最真切的感受。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看着这个“打工人”的戏谑流行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无论怎么想象代入,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想着无非是一天之中,三餐之外的几个小时的工作罢了
现在的我,是一个“打工人”,工作不繁重,只是枯燥乏味,在不断地重复中完成任务,一点点消磨着一天的时光。
这样的重复令人麻木,当然我的思想并不麻木。我常常在这重复之中想清楚很多事。
打工,无论是坐在长长的流水线旁,做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抑或是衣着体面,端坐在敞亮的办公室里;再或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反复讲授着陈旧的知识。本质上都是我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与雇主进行交换。
在以前的理解里,我认为的打工人,是那些在底层做着卑微工作的人,他们是工地上的农民工,是嘈杂工厂里勤恳老实的工人。
但现在发现,“打工人”这个范围很广。
争取一个岗位,出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金钱的人都是“打工人”。
这样看,谁不是“打工人”呢?
长期地从事一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打工人们无论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或是高的工作,都是重复再重复,不过是低级重复和高级重复的区别罢了。
可能是对这世俗现实的一面的看清,我接触了解到的“打工人们”大多都对自己的工作倦腻,感到无趣,没有意义。即使像大学老师这一类人,他们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却仍然对现状不满意。
想明白这些,也体会到这样重复与消耗的无奈,我便能对我身边不同行业的“打工人”的消极多了理解。
而非像以前那样天真地,袖手旁观,好为人师地“指导”着――“不能这么想,要去发现工作中乐趣和意义。”
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像一个困局,人似木偶一样被工作和生活牵引着,驱赶着,陷入循环。想想也是很可怕。
但我后来一想,实际上并不如此。我们渴望新鲜,厌恶重复,但是没有这漫长时间重复,淬炼和经验积淀,我们的技艺和能力是难以有质的飞跃。
“大国工匠”便是如此。他们用精湛的手艺雕琢艺术品,时间则在他们脸上刻下印记,让青丝须眉染透霜雪。高超的技艺,是无数重复,无数时间锻造的产物。
因而,我们当下的重复不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圈,而是螺旋式上升的环。
赵雷在《南方姑娘》里唱到:“我们都在忍受着漫长。”套用在今天的话题上也适用——任何工作,即使我们很感兴趣,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枯燥,重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漫长过程。我们厌倦这漫长,但我们需要这漫长。
有人说,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会有光。择一事,爱一事,终一事。在这样时光长流的磨洗之下的人,定是润泽生辉的。
“我就是这么个不切实际的人,我热爱的所有事情都不能很快兑换成物质。
但我会给你唱好听的歌。
必要的话,我也愿意放下所有的不切实际,努力挣钱,给你好的生活。
也只有你,可以把我拉回到地面上,与一切苟且和世俗和解。
谁让我们就活在这片土地上呢?
有你在,我愿意忍受一切磨损我精神与愉悦的时光。
因为它们都比不上和你在一起的岁月。”
这段话曾给我极大的感动和触动,还写了一篇推文来抒发我深深的感触。今天再看,依然怀有内心的激荡。
今天看到的一句话——“我们都离不开人这个特殊身份”。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都渴求爱和温暖。任何的美,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都远不及一个我们爱的人,一份真挚的感情。
虽然我还未像这段话的主人那般拥有一个挚爱的人,但为了我认为重要的人或事,我想,我也甘愿暂且放下一切的不切实际,当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去浪费时间去换取更好的物质生活。
“谁让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呢?”
如果能让我们爱的人生活得更好,俗气点活着也没关系。
“打工”,是为了金钱,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在衣食无忧,无生活之虞的学生时代,我对于钱其实并没有很强烈的渴望。
后来追求的多了,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想去很多地方,想要打扮得好看,想吃喝玩乐,想买很多东西......这些都是需要金钱的支撑。
当我弄好一头好看的发型走出来,当我穿上精致的衣服,当我坐在干净高档的餐厅里,当我治病时想选择最好的药物,当我想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我渐渐明白,钱的意义,是让我们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有质量的生活,它不是虚荣,不是奢侈,它让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让我们感到生而为人的尊严和幸福。
我想起Y老师在评论《爱莲说》好在哪里的文章里说,他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再鄙夷“世人盛爱牡丹”的风气。
他逐渐明白,牡丹象征着的那种繁荣气象和富足生活是世人都难以拒绝的。
我们现如今追求的美好生活,“幸福感”其实与古时百姓的追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富足安康,生活得有质量,是人们对于生活不变的追求和永远的期待。
我们打工人,“浪费时间”换取金钱;用漫长熬来技艺精深;也甘愿为心中所爱,有所捐弃,与世俗妥协;我们都无法拒绝“国色天香”的魅力。
图片源于网络
公众号:飞鸟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