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既过不恋
小时候,我们学习如何用某种理论来解释某些现象,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忽然发现,那些解释了一些现象的理论并不具备普适性,于是我们选择不再相信。再年长一些,明白了没有信仰的日子或许并不好过,人还是应该相信一些东西。
相信什么理论,本书或许给出了一个可选的方案。但是无论它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我们能够用它解释多少曾经迷惑我们心智的疑难,那些过去的事实终究是过去了,做一个事后诸葛总结经验足矣,对既往的过失耿耿于怀便大可不必了。
据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私以为三者之间是有难易之分的,而这难易程度也是因人而异。不恋过往,是反覆地思考和不断地经历达到的层级;不迎将来,是当下我所处的情境;而要做到当下不乱,着实有些难度,而这也是我要读《改变》的初衷。希望能够尝试一种新的理论,以它来指导当下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