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可有时难免遇到挫折,我们会感到仿徨,会感到受伤。
这时候,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曾国藩的修身之道》这本书,就可以帮助我们修炼内心。
书中以曾国藩的日记为主,共分为8个部分: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
全面呈现了“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修心之法,让我们可以踏着伟人的足迹,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我从书中挑了7点,为大家解读:
1 原则
曾国藩将《朱子全书》作为了自己的行事原则,这帮助他在官场一路亨通。
除了曾国藩以外,很多牛人都将大师所言作为了自己的行事原则,成就了一番功业。
比如,猫叔信奉的是稻盛和夫,查理·芒格信奉的是富兰克林。
大师所言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比普通人的想法更有效。
我如果也能以大师所言为行事原则,替换掉我原有的想法,也一定能有所成就。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王阳明,因为他做到了知行合一。回头翻下他的著作,寻找自己的行事原则。
2 心诚
曾国藩写日记时,不管别人的看法,只问自己忠信与否,也就是说他对自己很诚恳,不骗自己。
回想我写复盘的时候,总是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所以就有点敷衍,这就是对自己不够诚恳。
我骗的了任何人,就是骗不了自己。
以后我会诚恳的面对自己,真实的复盘,我会有懈怠、会犯错、会有虚荣心,但那又怎么样?
我可以真实的看待自己,不惧怕别人的看法,这本身就是进步。
3 高远
曾国藩30岁时,已经身居高位,按理说是功成名就,应该暗暗窃喜。
但曾国藩没有,觉得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而我获得一点点的成绩,就会感觉很骄傲、很膨胀,觉得“天下英雄惟我与曹操尔”。
曾国藩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而我是“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以后我要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取得成绩后,要告诫自己,这还差得远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4 代价
我以前总以为像曾国藩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总是风光无限。
但从他的日记中我看到,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的疲惫生活。每天要不停的接见各路人士,一路奔波去外地处理棘手的事情。身患重病却不能休息,一直带兵打仗。
他拥有巨大的权力,所以他无法停下来,最终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正应了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世上没有免费的事,凡事都有代价。
我一直走在追寻财富的路上,路上布满荆棘,要跨出舒适区,要面对别人的不理解,要面对困惑与不解。
这是我想要获得财富,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坦然接受。
5 读史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我感觉读历史没用呢?我学不到东西。
底下有个答主回答,以“埋下五百刀斧手,摔杯为号”为例。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背后却潜藏着无数的细节。
比如,哪来的刀斧手?刀斧手用谁?用新人还是用旧部下?用不用演练?什么时候演练?
摔杯子多大声音才好?
以上有一个步骤错了,对不起,满门抄斩。
读历史得把自己代入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之中,想象自己就是他,看看自己如何抉择,和历史人物一对比,就能看出差距。
我想靠历史增长见识,我每天读5页历史。我需要读《全球通史》,感受全球的历史进程。《二十四史》比较难读,我打算从《毛泽东评二十四史》读起。
6 早起
凌晨一点,张小龙在应用商店里,发现了一款语音对讲机,觉得这个可能是以后的趋势。
于是他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提议开发类似的软件。没想到,马化腾也没睡,即刻回复:马上就做。
这就是微信的由来。马化腾不仅睡得晚,起的还早,网上流传他四点钟起床。商界大佬王健林,也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曾国藩对子女的要求,也是不晏起。看来成功人士们,对于早起这件事,达成了一致。
这是个磨炼意志的好方法。
以后,我准备每天6点半钟起床读书,慢慢适应改进,直到改成6点。
7 人性
曾国藩想要成就一番伟业,为人民谋福祉。但他并没有要求手下的人和他一样,做一个达济天下的人。
而是以高官侯爵吸引手下的凡夫俗子,让他们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为曾国藩熟谙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人们不关心你想要什么,只关心你能不能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方便,能不能让他的生活更好。
于是他顺应别人的人性,给予别人好处,帮助自己成就了千秋功业。
我要顺应这一点,写文章不要顾着自己想表达什么,想想读者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查理·芒格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世界上的伟人这么多,我们真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吗?”我认为没有。
跟随曾国藩的脚步,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修炼内心的方法,还能获得受用一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