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学习了大名鼎鼎的苹果阅读法。
简而言之,苹果阅读法要求你以问题为导向来读书,每次看书只根据问题来采摘结果,一路苹果苹果苹果,略去桃子香蕉之类的,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苹果阅读法推崇五个小时读五遍书,比五个小时读完一遍书更有效果。
它在理论上跟之前我学的便签法有点类似,只是便签法没有一个小时作为时间限制。另外,便签法更注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举一反三,实际运用。
为了试验它的威力,找出了五年前买的《学会提问》,这本书我只看了一章不到就搁在书架里了。苹果阅读法的四大步骤,我先记录如下。
1.准备阶段-10分钟
-书名
-想在书中得到什么?
-为什么想得到这个?
2.阅读做笔记 -40分钟
-带着问题用倍速阅读法在书里找答案
-看到和问题最相关的关键字或段落记进表格中
-总共有20格,随时观察记录的关键字
3.自我总结 -5分钟
-仔细浏览20个关键字
-把这20个关键字归纳成3-5个重点或一系列动作
4.复述心得 -5分钟
-马上复述给朋友听你的阅读心得
-如果身边没人就将给自己听,可用手机录音
我对前面要用十分钟来写阅读目的和问题有些不解,我写了目的和一个问题只花了我五分钟不到,问题几乎是本书的核心:如何快速提出优质问题。事实证明在这里花的时间少,后面就有点辛苦。因为如果问题侧重性强的话,有时可能不需要看完全书就可以回答了。
接下来我用70分钟,才草草看完了整本书,大大超过了预计的40分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晚上九点才开始看的缘故,中途好几次几乎都要睡着,一边和睡魔作斗争一边集中精力,时间显得更加漫长。
这本书理论很多事例也很多,说到很多逻辑里的谬误,充斥着各种定义,完全理解是有难度的,只能抓住重点。我跳跃性的看了很多小节,略去了很多事例和每章结束时的练习。
本书主要其实说了如何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为要想提出优质问题,需要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从海绵式思维到淘金式思维。
要批判的看一个问题,首先要找到论题和结论,然后看理由和结论是否对应,理由能否推导出结论。
其中要特别注意辨认关键词的确切含义,注意找出模棱两可的词语。并且找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要善于发现谬误,判断证据的效力,看有没有替代原因,确认数据可信度,看是否有重要信息被忽视了,最后看是否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在整体的过程中,作者一直强调分别站在相同的立场和对立的立场来进行思考。这样在每一个环节,都能考虑得更加全面。
回到我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作者其实并没有简单的回答一二三。他所给出的方案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做到的。要拥有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过作者给到了系统批判的方法,让我们学会如何分解理由和结论,如何在其中找出关键,这样在每一个环节,其实都能提出有效的问题。
第一次运用苹果阅读法,看完了五年没看完的书,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回过头来做一个复盘,可以看到:
1.我对这个方法的运用还是比较保守的。有一些朋友在做苹果阅读法时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可以在书里快速寻找到答案。
2.在阅读时,我的精力难以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缓了整个进程。在记录关键字时,我并没有记录到20个关键词。不过最后复述的时候,这十几个关键词也能把我的问题回答清楚。
3.虽然对这个书的大概脉络有了了解,实际上还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估计还需要再慢慢的看一遍,才能真正把内容消化。
苹果阅读法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至少让你从头到尾的快速看完一本书,有一个整体概念。因为是带着问题阅读,一直会有和作者互动的感觉,不至于散漫无边。看完之后还会意犹未尽,想再读一遍。它对那种常年看不完的书有特别功效,可以找时间把家里没看过的书都用这个方式至少扫荡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