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玉堂的乡村小说,絮絮叨叨,挺有生活气息和乡土温暖,艺术和低俗也就一步之遥,农村的高风亮节和污秽不堪也就在一念间,乡村小说朴实无华,美的东西生命长青,而丑恶地总是倏忽而过,相信历史是最好的熔炉,浪淘尽,方显英雄本色。善良是最好的诠释。
看着刘玉堂写作并无很出彩的地方,好像只是坚持不懈地去写,耐着心去写,因此我不禁也想写点东西,比如童年的听闻、经历、周围的故事等等,但是,这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耐心啊,而且还要会设计,写东西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想说清楚,都要费些周折,更不要说小说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达一件事的,而且既是小说了,那就要好几件事串联好,而不是只一件事,就算是短小说,就讲述一件事,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也是需要讲的,所以,写小说不容易啊。
记得我婆婆给我讲村里某些事的时候,总是让我感觉很啰嗦,她从头到尾,讲得很仔细,谁说了什么,又干了什么,自己如何评论等等,一件事可以说一个小时是少的,我过去感觉她很罗嗦,一件事能啰嗦一上午,看了刘玉堂的小说,我反倒觉得婆婆还真有小说家的意思呢,不像我们,讲一些事的时候,简单概括,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顶多加上个评论,结束了,而朴实、厚道、没有多少学问的农民,尤其是妇女同志不会概括,只能详详细细地从头到尾描述一遍,还加上些个自己的观点等,怪不得农村拉呱要拉那么长时间,一拉起来,忘了做饭、忘了浇地等等,也怪不得给妇女同志起那么多别称:什么长舌妇、五百只鸭子、一台戏、见识短等等,尤其后边这个见识短,可能指不管什么事,大的、小的,都会让妇女同志津津乐道很长时间的缘故吧。而且因为有人拉呱,有人听,农村妇女的心理问题、矛盾等等都得到了解决和宣泄,能更好地投入生产和生活,实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现在想来,我们能概括、会总结实在也不算是什么长处了,因为这样意味着脱离生活,也体会不到过程的各种味道,反而妇女们拉呱却是真实的生活,还原了生活,小说来源于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