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志向,而在我们去实现我们的志向的时候,中途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那当我们每一次突破了这些困难与挫折时,我们也就离我们的志问更近了一步。我们所熟知的一位圣贤王阳明,就曾经在11岁时立下了,自己想要成为圣贤的志向。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中,成为圣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途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而当王阳明一次次成功,突破这些困难与挫折时,他也在这其中悟到了很多成为圣贤真正的道理。
在王阳明28岁时参加科举。并且得到了全国第10名的成绩,去工部实习,担任了一个闲职。在王林31岁的时候,他悟到了道与佛两家的错误。在那年5月份的时候,原来和王阳明一起学习词章之学的同学都以才华相闻名。而王明却认为,不能让自己有限的精神去为了那些没有用的虚文。其实意思就是认为词章之学是没有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因为当时的人可能会过于在意华丽的词藻,而忽略了诗词自身的哲理性,还有一点,就是王阳明想要成为圣贤的志向,和那些天天学习词章之学的人的理想是不同的,那些人的重点是在最后修齐治平的结果上。而王阳明的重心就是在于道本身。杜甫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杜甫曾经有一句名言,就是“致君尧舜上,再是民风淳”。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天王明坐在阳明洞中,他的朋友王思舆等4个人来拜访他,他们4人刚出了五云门,王阳明就命令仆人去迎接他们,并且说明他们一路上的所见,当王阳明的仆人遇到了王思舆等4人时,发现王阳明和仆人说的竟与王思舆等4人一路上遇到的全部吻合,他们都非常的惊讶,以为王阳明得到了道。但是王明却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得道,他想要得到的是儒家的大道,是成为圣贤的大道,而并不是什么先知。
在王阳明34岁的时候,他开始收徒。王阳明和当时的读书人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读书人只是追求仕途,考取功名,而王阳明就想要成为圣贤,除了当官还有修身,修齐治平中对于王阳明来讲,最重要的是修身。而当官也只是修齐治平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最终的结果,但并不是根本。王明认为要想学好上学就必须要立下成为圣贤的志向,渐渐的知道我们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带着初次见长辈的礼物来拜访他。但是也引起了很多非议,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与别人不同,想要出名。但是湛甘泉,湛若水先生非常认同王阳明,和他一见定交。但是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这与当时所流行的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完全相反的,王阳明的这套说法说是天道的起点,在于自己的本心,而并不在外界的事物上,其实这就是孔孟所强调的大道,孔子说的仁心,以及孟子说的四端与王阳明这里所讲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因为朱熹的学说已经一同江湖多年,所以在当时影响深远占有文化的主导地位,是极其难撼动的。
要说王安民在成为圣贤之路上所遭遇到最大的困境,就是在王阳明35岁时被贬到龙场,在这之前还受到了40廷杖,属于是死里逃生。
那王阳明又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惩罚呢?表面原因是因为王阳明想要就戴铣,薄彦徽,这与当时掌政的宦官刘瑾作对,所以导致王明被关进锦衣卫大牢,还遭受了四十廷杖,后来又因为死而复生被贬到了农场,在农场的途中还多次遭遇暗杀。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王阳明对圣贤之道的坚守,义之当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王安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底能不能成功,他只是在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道,在努力朝圣贤的方向靠近。而王明这时所遭遇的困境,其实就是到底是应该退一步,苟且偷生,还是不顾及后果,继续向皇帝上谏,告知皇帝远离宦官刘瑾。而王阳明最终仍然选择了自己的圣贤之路,并没有苟且偷生。而且因为这一条路是王阳明的志向,使他成为圣贤的必经之路,所以在他被贬至贵州农场的时候,王亚明并没有对此心生怨恨,他不会对刘瑾个人产生怨恨,也不会对当时的朝廷产生怨恨,也不会对当时的时代产生怨恨,更不会在之后对自己当下的选择后悔或者产生怨恨。因为这只是他在努力实现自己成为圣贤路上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