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钱穆《论语新解》:
所以: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言。或说:以,为也。视其所为,可以知其人。所由: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快捷方式,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所安: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视、观、察:此三字有浅深之次序。视从一节看,观从大体看,察从细微处看。人焉廋哉:廋,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藏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己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致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于人?或说,观人必就其易见者,若每事必观其意之所从来,将至于逆诈臆不信,诛心之论,不可必矣。然此章乃由迹以观心,由事以窥意,未有观人而可以略其心意于不论者,学者其细阐之。
李炳南《论语讲要》:
学而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何知人,此章视观察三句经文就是知人的方法。春秋隐公五年谷梁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尔雅释诂:“察,审也。”刘氏正义说:“视、观、察,以浅深次第为义。” “视其所以。”以,何晏集解作用字讲。皇侃解释:“即日所行用之事。”即日就是当日,近在眼前。即日之事,就是谷梁传解释的日用寻常的事情。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这是从近处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了解此人。“观其所由。”集解:“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皇疏之意,从来所经历之事。刘氏正义:“所由,是前日所行事。”依谷梁传说,即是观非常之事。这也可以说,从远处看此人如何办事。亦即由过去的特别事迹,进一步认识此人。“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视所观之事而言,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皇疏:“安,谓意气归向之也。”刘氏正义:“安者,意之所止也。”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说:“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 皇疏:“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隐藏之义。孔安国注,作匿字讲。知人很难,但用以上的方法,即由其人各种事迹去观察,便能知道他是何种人,是君子,是小人,皆能显然,他何能隐匿其实情。皇疏:“焉,安也。廋,匿也。言用上三法,以观验彼人之德行,则在理必尽。故彼人安得藏匿其情耶。再言之者,深明人情不可隐也。”
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视其所以,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观其所由,观,比视为详矣。由,从也。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察其所安。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焉,于虔反。廋,所留反。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蕅益大师《论语点晴》:
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
解读:梦秋老师
这一章的内容很有意思,孔子要教我们怎么样观察一个人。孔子指示三个观察的面向:第一个叫做视其所以,这个“以”就是他所做的事情,所以朱熹说以就是为,就是这个人做的什么事情。第二个叫观其所由,这个“由”,是他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他内在的动机是什么。第三个察其所安,这个“安”就是所乐、就是心里的安顿处,也就是说他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这样做之外,他心里的归趣是什么,生命决择是什么,这个是说安。如果大家仔细回头看的话,所以是具体的行为,所由是内在的动机,所安是更深入一层的内心生命的一个决择。所以这三层,是从外在的行为,一直到内在的动机,一直到生命整个决择大方向的一个观察,是从外而内、一步一步、深入的观察,所以这个观察,其实是非常非常有次第的。视、观、察从今天看来这三个字,好象意思差不多的,古代人在用字的时候其实非常的精准。所以这个视,就是指看外在;观,就是在视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看内在;察,是对一个整体性的一个把握。所以视、观、察这三个字,在孔子的用法里面,在先秦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孔子说,如果我们可以从这三个面向去观察人的话,那人焉廋哉,这个廋就是藏匿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就无所可藏。好,那孔子揭示了这样子观察人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一种观察人的方式,因为人都不能逃过孔子的慧眼。
为什么孔子要教我们这个呢?在《为政篇》里面又怎么去理解对人的观察呢?我们如果回头去看第九章,就可以看到孔子怎么观察颜渊的学习状态,先从外表的不违如愚,到退而省其私的发现他足以发。也就是说,在课堂上的观察,颜渊表现出来的,是对孔夫子的教授没有任何的责疑,看起来好象都没有回应,所以叫不违如愚。可是实际上深入去观察他课后独处私下的表现,其实对于孔子的教导是领纳于心,而且能够随份随力地把它给实践出来。所以孔子对颜渊的观察,其实就对第十章,作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示范。所以第九、第十章这样连接在一起,应该是一个有意的一个安排。
观察为什么要观察别人呢,在为政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学习,一个主政者要德行的一个涵养、心灵的提升,然后发挥影响力,去治国安民之外,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推动一个国家的机器,除了自身的德行的修养,还要有非常非常多贤能之士来帮助主政者或者国君,来治理这个国家。所以对一个国君来说,怎么样发掘人才,然后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这个对国君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视才适属,是一个国君,或者治国成败的关键。所以国君对于别人能力的把握、德性的理解、还有生命局限的一种体贴跟包容,这个都是对人的观察。所以我们在学习心灵提升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德行涵养之外,对于别人的观察,这种能力其实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东汉末年,刘劭写了一本书叫《人物志》,这本书,历代国君都是必读的重要典集。《人物志》主要就是谈国君怎样透由一个人的外在的行为、眼神、仪态等等各个面向,去看到他内在的能力,把这样的能力发掘出来,然后把他放在适当的位置为国效力。好,那这是第一层,就是这个对别人的观察。
对自己的观察,其实也是这一章所要谈的重点,也就是说那个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那个其,除了是别人之外,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观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儒家有个观念叫做良知、良能。明代的大儒王阳明提出所谓“致良知”的学说,那个良知就是与生俱来、对于自己行为的一种判断决择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或者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仁义,我们内心其实会有一个非常非常精准的判断。这个判断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叫良知。良,善良的良,就是与生俱来的意思,不是后天教养而得的。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在看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比如说《论语》里面也常常会提到,我们怎么面对过失?我们不要掩藏,我们应该把过失摊开来,很诚实地面对。好,这是一个君子面对过失一个正确的态度。“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就是覆藏、掩饰自己的过失,掩饰自己的过失就不会有好的进步,不会有向上的一种发展。好,那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的过失这个不同的态度,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的观察之后,能不能符顺这样的观察,进一步去调整、去修正自己的一个行为。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骗得了自己,其实也骗不了圣人。所以这样的自我观察的一个学习,在德行的涵养里面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学而篇》就提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自我观察的一个示范。
好,这一章,我们就简单学到这边,最后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收摄。孔子在这边教我们观察一个人的作为、动机以及生命方向的决择,从这三个层次有次第地去观察一个人,就可以对一个人有清楚的一种理解。这个观察,除了观察别人之外,因为作为一个为政者,为政的学习对于人才的把捉、适才适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这是对别人的观察。德性的涵养在为政里面,这是最为根本,所以这个观察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观察。
最后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在学校教书,我们在进入课堂前,我们都要备课,所以我们是一个尽责任的老师,这个是行为。可是在尽责任好好备课教书这个行为背后,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带给学生美好的圣贤智慧、系统性的知识,还是也夹杂着个人的名闻利养?好这是我们的动机。第三个就是,我们怎么看待作为老师这样的一个职业,是把它当成一个糊口的工具呢?还是把它当成传达文化、跟学生互相作生命学习的一个神圣的一个志业呢?如果我们从这三个层次,常常去省思自己进入课堂的这样的一个状况的话,我想也就是孔子今天所要教给我们的一个智慧。好,那我们今天第十章的学习到这边就先搞一个段落。
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