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当时许多人都在唱衰微博,而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微信”)则刚处于上线一年的上升期,许多人都打出了“微博已死 微信称王”的口号,围绕在微博身边,不约而同地吟诵着微博的丧曲。
转眼已到2017年,微博依然活得好好的,不仅在2014年上市美股,现在股价已经接近美国另一家红极一时的互联网公司推特的2.5倍,“泛娱乐”“大体育”概念也能无缝对接,每年社会中最大量也最重要的社交货币都生产于此,正在兴起的视频流量的分发能力也远超其他平台。当年唱衰微博的人,也许都只是给什么谱唱什么歌的酒吧驻唱,抛弃了当年被他们抬上王位的微信,转而为越活越好的微博唱起赞歌。
反观当年被推上王位的微信,却在用户量接近天花板后显得后劲不足,失去用户增长动力的微信是否还能持续地增长更是让人存疑。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微信公众号自身的内容生态中已经杀成了一片红海。都说现在做公众号的比看公众号的都多,相对封闭的流量分发模式更是让这些流出的鲜血凝固在海底,让底下的小号丝毫不得动弹。而顶层的大号确实呼吸到不少的新鲜的空气,电商、社群玩得不亦乐乎。
事实证明,微信公众号这种更像传统媒体——一点对多点、更可控的传播方式,流量入口已经固化了下来,每个用户也慢慢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在没有新流量进入这个池子的前提下,每个小号能做的都只是在有限的既有用户中作精细化运营,尽量在用户身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转化率,以达到盈利的企业目标。
微信公众号已经结束了争夺用户的上半场,进入了挖掘用户价值的下半场。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薅羊毛的阶段。
运营者就像是牧羊人,一个个用户就是羊群,能获取羊毛价值的多少,取决于羊毛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多,羊毛自然就多,但是不同品种的羊产出的羊毛是不一样的,有些羊的毛多,柔软,长得快,有的羊毛稀疏,扎手,长得也慢。就跟在上半场中获取到优质用户的运营者,在精细化运营的同时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惊喜,而被低价值人群包围的公众号中,无论用户再多,在下半场中也很难不被淘汰。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在保持核心的私密性的同时,拒绝转发文章、保持朋友圈不被污染,已成为了主流人群中的一种近乎公德的政治正确,再加之朋友圈分组的优秀功能,对于获取流量越来越难的微信公众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更准确地说,用户更愿意把微信当做是一种通讯工具,而非一个本身自带功能的社交场景,更何况微信除了表情包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功能,连帮助用户设立沟通主题的工具都没有(当然你要强行说微信群名也算的话我也没话说)。当然这个为了降低用户的准入门槛而设计的特性也无可厚非,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劣币淘汰良币,在杂乱的信息下,每一个微信群都会被那个情商最低的人聊至沉默。
在国人对社交质量和社交形式创新需求日渐增大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各种社交平台或者工具社交化的崛起,各种直播平台、知识类社交平台、各种社交软件、各种论坛,甚至网易云音乐都能进行社交,而现在的年轻互联网使用者,更愿意到这些平台上去消费自己需要的内容,而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更多的则躺在收藏夹中。
同样成熟的微博为什么比微信更有机会?
诚然,世界上最稳定的是中心边缘结构,无论是任何行业、或是任何集体、亦或者是典型的城市与农村,都在遵循着这个结构的规律。但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等同于活力的丧失,也就离终结不远了。更理想的模型是能够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虽然少数大v握有大多数流量,但微博的转发机制能够使信息朝着更无序的方向流动,使得新的个体依然存在跨越阶层的机会。
作为企业官微,该如何应对信息分发平台自身产品周期所带来的变化?
官方的微博和微信,一般的做法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品牌宣传的窗口而非产品营销的工具。品牌就是消费者的瞬间联想和瞬间认知,品牌宣传就是在消费者有限的品牌认知中占据一个地位,并能建立起对品牌的正向期待,而在官微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传播数量和传播质量的问题。
传播数量的目的是要抢夺用户的认知空间。
在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时候,无论在商场还是在线上,无论什么消费场景,都会面对同一品类商品的几个不同品牌的抉择,而品牌植入消费者认知越深,被消费的几率也就越高。但人类对品牌的认知是有限的,没有人会记住7个以上的牙膏牌子,所以,抢夺用户的认知空间就成了商家竭尽所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只有极少数人会愿意为一个从未听过的品牌买单。
传播质量的目的是要让用户对品牌产生正向期待。
还是回到消费决策的场景中去,在屏蔽掉大多数无法挤进有限认知空间的品牌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剩下的品牌进行筛选,在筛选的时候就会考虑哪些品牌好,哪些品牌不好,哪些品牌有过丑闻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品牌对消费者进行正向的心理建设,但公益、明星等这些传统的公关手法,对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的效用已经大大降低。在互联网造成的“回声屋”格局下,大众传播已逐渐转向小众传播,真正能产生品牌溢价的不再是高品质的预期,代表身份象征的也不再是高价格标签,而价值观认同,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认知品牌最重要的元素,只有符合消费者价值观的品牌才会进入他们的待选项。
在合适的价值观背景下,还有有效利用社交货币才能跟用户沟通,而只会书面语的那些官微只会徒增距离感,没有进入主流的社交语境,品牌无法挤进用户认知,几十上百万的粉丝也形同虚设。
而从双微的角度来说,两者的信息传播机制决定了彼此分工的不同。
微博作为开放的流量分发平台,有着使用高频,互动透明,编辑简便等特点,带来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去官方化和无序化。
这一系列的特点对应的是品牌获得客户的阶段,即从0到1的阶段,通过微博流量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其他热点、名人,在一切有潜在消费者的地方,你都可以将你的品牌信息放到他们的眼前。
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流量较为封闭的平台,在微信生态的内部,除了朋友分享或者其他公众号推荐,基本上没有其他可以导入流量的入口了。其内部的信息传播更为可控,只要运营者不愿意,可以当用户的反馈的信息从来都没有存在过。跟传统的媒体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但是,企业往往有“微信更适合圈养用户,让用户在这个微信公众号里沉淀下来,成为你的忠实粉丝。”的奇怪心理。
这些幻觉可能都要归功于前几年浩浩荡荡的内容创业大潮,也称为自媒体化。一句话简单的说,就是本身自带流量的一些人、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类媒体平台来打造自己的专属频道。
媒体之所以能留住用户,坐拥流量,是因为媒体能够持续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而持续地关注一个品牌无法对任何一个与该品牌利益无关的人产生价值。但很多想要自媒体化的人和组织并不知道这一点,尤其是很多企业,以为粉丝量有了,内容就会一直有人看下去。
可是对于大多数微信公众号来说,并没有那么多可输出的内容,有做深度内容的号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泛化地去做,选题无非都是衣食住行影剧歌书,大规模的搬运和抄袭导致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大量同质化,这种你抄我我抄你的无聊游戏,也导致了目前做公众号的比看公众号的还多,再加之维权意识的崛起和版权维护成本的降低,流量稀薄与内容短缺的双重压力之下,许多公众号干脆就直接离场。
而微博也不一定是那么的完美,由于其自身信息传播的无序性,所有无论是对企业形象有正面或负面的信息都会暴露无遗,而微博的好处就在于,给了你一个为自己洗地的机会,这就对企业的公关来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情商考验,但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收益与风险并存,可以通过简单的一个小事件达到远超过每年电视广告投放十倍的效果,无论好坏。
在这个内容消费极度丰富的互联网时代,不有趣的内容基本等于透明,而生产有趣的内容则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要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微博较之微信而言是绰绰有余的。若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坚挺的预算,奉劝各个企业还是不要耗费太多资源和精力在公众号上,因为一个平庸的公众号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实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