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21天
原文阅读:
10.8 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xiù)恶,不食。失饪(rèn),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饩xì)。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讲解:
稻谷饭尽量舂得细,鱼和肉尽可能切得细。粮食如过于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就不再吃了。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有异味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时候不对,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餐的酱料不对,不吃。
几案上摆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谷类的量。只对酒不限制,但也永远不喝醉、耍酒疯。从市面上采购来的肉干和水酒,不吃。佐餐的姜料可以不撤下,但也不多吃。
启发思考:
这是讲孔子的饮食讲究,跟前面讲穿衣服一样,种种讲究事无巨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总括的话,成了中国美食的代表性评价。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食”,是粮食,要舂得精,皮壳去干净。“脍”,是切得细的鱼或肉。一般人以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要吃得好。其实主要不是好,是精细,利于消化吸收。现代医学也建议我们尽量多咀嚼,嚼得越细越好,这样减轻肠胃负担,不要吃得太快,囫囵吞枣下去。
“食饐(yì)而餲(ài)”,“饐”是腐败而发臭,“餲”是经久而变味。“鱼馁(něi)而肉败”,“馁”,也是腐败。食物经久而变味,鱼肉腐败了,都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臭(xiù)恶,不食。”食物变味了,不吃。“失饪,不食。”烹调不当,主要是指没煮熟,不吃。“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
从上面这段话,首先看得出孔子对于饮食卫生非常注意,鱼、肉变色、变味、不新鲜了,他都不吃。
“割不正,不食。”朱熹注解说,肉切割得不方正的,不吃。这里说的是礼,“割不正”是说肉切分得不方不正,应该是较大块的肉之类。大块的肉,往往是祭祀行礼后撤下来的祭肉,分给众人。在家里厨房烹制前也要再切分一下。
割肉,形状、大小、分量都很讲究,特别是分祭肉。不论是邦国还是在乡里,分祭肉都不是小事。
替刘邦六出奇计的陈平,当年在家时,每回社祭完毕由他主刀,“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陈平听了,说:啊,假使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分这祭肉一样公平均等。
东汉时,陆续被楚王英的谋反大案牵连,抓在牢里,十分危急。妈妈去看他,但进不去,也通不了消息,无奈做了一顿饭,求狱卒带给他吃。他看见饭就流泪,说妈妈来了,却不能相见啊!主审官大怒,认为有人通消息,否则他怎么知道他妈妈来了。陆续解释说:我妈妈切肉,总是方方正正,切葱,每一根都是一寸长。主审官觉得他一家人都不错,肉切得方正,做人也方正,切葱都那么规矩,做人也规矩,跟谋反案子也没什么必然联系,就上书给光武帝,赦免了他,放他回家,只给了终身不能做官的处罚。这一件事,被载入史册了。
关于割肉,也有反例。平定吴楚之乱的周亚夫后来做了宰相,汉景帝与周亚夫因为种种原因,政见不和。景帝有一次设宴,召周亚夫来赴宴。侍者上了一大块肉,既不切分,又不摆设筷子。周亚夫心里十分不满,召主宴官速上餐具。这时景帝冲他说:“此非不足君所乎?”意思是这些还不能满足你吗?
宴会里上大块的肉是正式美食,正式场合才会有,但此刻既不切,又不给筷子。其实汉景帝是在暗示:你如果不听我的,不合我意,就是有肥肉在前,也不得食。而祭肉不得食,意思是你家的宗祀恐怕要难保了。周亚夫虽迟钝,也明白了,只好怏怏辞席而去。后来汉景帝找了个原因,把周亚夫关进了监狱。五天不给吃的,周亚夫就饿死了。可以看出,一块肉割不割,割得好不好,反映的可不是厨子的刀工,而是礼。
“不得其酱,不食。”不同的食物蘸不同的酱,没有相配的酱,不吃。“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饩xì)。”虽然肉很多,但是吃饭以谷物为主,不让吃肉的量,超过谷物的量。
“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是大家一起开心,所以没有肉或饭那么严格的限量,但是以不乱为标准。不乱,一是不要喝醉了乱说乱动,二是也不要喝多了酒,乱了身体的血气。
“沽酒市脯,不食。”“沽”“市”都是买,街上买来的酒或干肉,都不放心,不吃。“不撤姜食,不多食。”古人认为“姜”是能通神明、除秽恶的,所以不管吃什么,都配上姜,但孔子也不吃太多。
看得出来,孔子在吃的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和心得的。虽然他多次表扬弟子颜回,称赞他饭疏食,饮水,居陋巷,不改其乐。但真有条件享受时,孔子可是会吃会喝,很有讲究、很会享受生活情趣的。
一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食物,当时有“八不吃”的习惯,对于饮食健康非常重视。另一方面,如同穿衣要遵循礼仪一样,饮食中也是处处体现礼仪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