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或许大家都不熟悉,《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者我想大家多少有点耳闻,青茫系列的书或电影看得大家都有点迷茫了,最近的我又读了他的《向着光亮那方》,这本书作者通过回忆描述着路过或正在经历他前半生的人或事,在那谁都迷茫过的青春里,寻找那一丝丝光亮,指引着这些人向着光亮那方前行。
回忆逝去的福田叔时我在那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自责及怀念,福田叔是作者亲戚近亲结婚后产下脑子发育不全的孩子,福田的世界里对谁都是无比的信任,年幼无知的作者在社会的影响下对福田叔表现出了深深的鄙视及厌恶,但是傻傻的福田叔对比自己大一点的小侄子却相当的热情。书中的作者由于无知对傻傻的福田叔开了个玩笑,却使得生命本就脆弱的福田叔险些丧命,由愧疚到主动了解这个比任何正常人都真诚的福田叔,这种无条件的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福田叔的世界里是美好,没有正常人那么多猜忌那么多怀疑,作者在回忆的最后说道他羡慕这种相信,人们之所以会羡慕不正是因为自己做不到吗?
我不禁想起了年少无知的自己,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天真无邪。家庭的原因从小我就懂得察言观色,在大人老师眼中我是个成绩优良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我是个活泼开朗泼辣的老班长。可我也做过坏事呀,我欺负过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女孩,现在我都记得她。
五年级我们学校转来了各个偏远地区的同学,记得原因是因为他们的那个小山村只能开到四年级,五年级的都要到我们学校来上学。我对所有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直到老师要求成绩好的跟成绩差的同学做同桌。起初我也是很耐心的,可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是贪玩的原因而是智商的问题,于是慢慢的我失去了耐心,我决定放弃她了。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对她我给与的态度是不理睬,慢慢的她不再缠着我,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她自己把位置搬到了最后一桌,但当时的我并不是太在意,没有做出任何的挽留。
可是后来的我才知道当时的自己有多过分,因为有时无言的伤害比恶毒的言语更令人心痛,现在的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冷战,但是在那场冷战中我至始至终都没参与过,从头到尾都只是她一个人的心理战,但这才是最伤人的不是吗?在那场冷战中她一点点的失望一点点的受伤。在她眼中我是聪明活泼,乐于助人的好班长。别人不跟她同桌,我主动去跟她坐,别人不愿教她时我就去教,她说那时她已经把我当做了她最好的朋友,直到我不再理她,那段时间她说她恨过我,恨我的不在意,不过后来每当跟他人谈及我时她仍旧说我是她人生的第一个好朋友。当然这些话都是后来从别人口中得知的,羞愧和悔恨冲刺着我的内心,但那句对不起确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开口。
后来每每遇见幼时的小学同学,我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听着她的消息,零零碎碎的知道了些大概。傻乎乎的她初中没上完就被坏亲戚骗到大城市做了些不光彩的工作,或许傻人有傻福吧,有个大叔把她赎回来了,嫁到隔壁县,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互联网的强大让早些年断了联系的小学同学重新聚在了一个qq群,群里的同学们早已不复当年的摸样,群里到处都是晒娃炫富的踪影,而我只能默默的不说话,原来曾经稚嫩的我们已到了这个年纪了。我偶尔点进她的空间,看着怀抱孩子的她,眉宇间都是慈母的摸样,可那满脸的笑容和第一次见她时对我绽放的笑容还是一模一样。愧疚仍旧充满着内心,但发送消息那四个字始终不敢点击下去,只能在这对她忏悔,或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吧。
今年暑假偶遇了另一个小学同学,聊起了些回忆及近况。她始终无法相信曾经成绩那么好的班长居然只在一所不出名的院校读大专,其实不光在她的眼中无法相信,就连我的父母我的小学老师都不想相信。父母自从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好像刻意在回避着跟我讨论这个问题,老师也对我视而不见。同学告诉我,从小最喜欢我的数学老师告诉他,他怕见到我,他不敢也不想从我口中亲口告诉他我的近况,如果我亲口跟他说了那就是证明是真的了,他不愿承认这个消息,他宁愿在他心中我永远是那个三年级都会做六年级题目的聪明孩子,这样他才可以心安理得的跟他其他后辈的的学生炫耀他曾有过那样一个聪明的学生,可是现实被我打破了,老师还不愿面对。与其说老师害怕见我,更不如说我羞愧于见他。
作者说的对,谁的青春不迷茫呢?可是这团迷雾久久不肯散去怎么办呢?整个大学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原本活泼开朗的我相对于热热闹闹的人群更喜欢上了安安静静的图书馆。或许想在书中找到些共鸣吧,找到那盏明灯,让我在这段迷雾中得到指引。书真的是个好东西吧,我仿佛看到周身的迷雾一点点散去,前方出现了亮光,是时候向着那光亮的地方前行了。
可谓人总是怀旧的,常年缠绕的迷雾即将散去时,相对于激动更多的是不舍,就像人们怀念他们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一样。可就算如此,人总得抛开这团迷雾,去往那个向往的地方,通过自身的力量,让自己向下生根,向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