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不亦说乎”是学习的最基本要求,而不是前半句“学而时习之”。现在的教育都到了一个错误,重点放在了“学而时习之”上,反复让孩子复习。其实,“学而时习之”有多层含义:除了反复复习之外,还要去实践,还要把它变成习惯。这三个内容统一到最后,都要达到一个标准——“不亦说乎”,就是要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
要让孩子以快乐的心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会养性养正,这个根就扎实了。千万不要因为我们认为是好东西,就让孩子每天苦哈哈地学,我们填鸭式地教,让孩子失去天真烂漫。我们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都可以广泛涉猎,比如学书法、武术、弹古琴、吹笛子、拉二胡等,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提升文化素养,养性养正。
教育不只是让孩子全面发展,还要学以致用,这个评判标准是什么呢?有两个标准:第一,有好的人品,好的德行。如何检验?就是要有志向。有志向的孩子就有了做人做事学习工作的内驱力,志向越大,动力越大。第二,有好学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学,爱读书,就会努力把世界上最好的、最优秀的思想吸收进来,站在圣人和巨人的肩膀上。这样的孩子你就不用担心他会变坏,你也不用担心他会出现心理问题,他的一生绝对是快乐的,因为他在为他的理想而学习、努力奋斗,他会因为奋斗而活的很充实、有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理念,以古人的智慧引领我们的教育实践,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