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算是淘宝的首批使用者了,最初的淘宝史可以追溯到2008年。作为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射手座本座而言,淘宝属性简直满足了懒鬼的所有需求,不用逛街也不用试穿,而且还便宜。
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时候还是穷学生,零花钱都用在了淘宝上。不得已,我开始想法倒腾,甚至尝试过在淘宝上再把不要的东西转卖出去。
所以,在没有闲鱼之前,我已经早早开始卖二手了。
但也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毕竟我也没有那个生意头脑,顺势去开个淘宝店,悔啊!!
话锋转回到买买买上。
后来去美国留学,才是真正打开了购物欲的开关。美国人在消费的营销手段上真是登峰造极,好不留神就被勾引去把钱包掏出来,而且美国的购物打折季真的是爽翻天!
美国一般是通过邮件联系,于是经常打开邮箱就会收到各种新款、打折的信息,点开就可以直接进入品牌网店。而美国的网购市场很有意思,每个品牌都会有各自的网店,而且是和实体店完全一致,不是像国内全部汇集到天猫或淘宝。
不仅如此,网购过来的时候都会随箱附赠一份退回的快递单。也就是说,如果需要退货,网上申请后直接贴好附赠的快递单,放在楼下管理员处,不需快递费用就可以直接退回,简直太方便。
而所有实体店也是如此,一般都会有一个月的退货时间,只有有小票、有标签,不需要理由,统统可退。我就听说过美国同学,还去超市退过牛奶。
而到了年中、感恩节、圣诞节等打折季,更是不用说,比国内双十一实在多了,是真真正正的狂减价。
举个栗子,在美国我曾用5美元(30块人民币左右)买过Gap的毛衣,而且很好看;在丝芙兰除了本身价格就优于国内之外还有折扣,除折扣外每次消费还会有积分,积分可以直接当钱用,换取超值的商品……打折刺激,营销手段,和国内的物价差,当然还有国人朋友圈之间的攀比。。。等等原因,物欲升级,简直太容易。
我甚至有点收藏癖。比如说,曾经非常喜欢匡威的鞋子,便趁着有活动入了好几双,同一个款式还要入不同的颜色,直到现在还有全新没穿过的。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次旅行。
那次是从冷的地方去比较温暖的地方度假避寒,和朋友相约要准备充分多拍点美照。结果到了才发现,气温和想象有所差异,一直在下雨,带的衣服完全不够保暖,很是懊恼。
逼不得已,只能就近随便买了几件衣服,那几天就折腾那几件,发现竟然有了很多也不错的搭配。比如,一件普通的衬衫被玩出了好多花样,就是因为匮乏才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和搭配力,而且还压缩了旅行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也变得更放松,没有被衣服选择所累,开心的享受了旅行。
从那次旅行回来之后,我就体会到,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多衣物,把每一件物尽其用,然后随着时间过去慢慢淘汰,再迎接新欢,这才是对每一件带回家的衣物最好的交代。
当然了,后来长大、工作之后开始理性理财,也是克制买买买的现实条件,毕竟赚钱,真的很难。
而当把自己从繁杂的日用品中解放出来,其实也会减少很多花在选择上的时间和精力。
极简的好处被说烂了,断舍离的方法其实也探讨过很多,我还是分享几点自己的经验:
1. 理财,有记账的习惯。
今年,我开始学着记手账,每天的to do list还有每天的开销都会记录,一日一页也会把读书、电影、交友、工作的相关事项做个记录。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月做一个总结复盘,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时间、金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有了规划之后,就会知道自己应该买什么,应该克制什么
2. 定期整理衣柜
对我个人而言,过去买买买太多的就是衣服。定期整理,并做好搭配,其实就像在自己的衣柜里逛街。这些都是曾经挑选后买来的,看看是否还像初见时心动,也看看是不是可以再焕发一下新的光彩。
其实把旧衣服搭配出新的伙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每次整理衣柜的辛苦,都在提醒你,真的不必再买更多的衣服了,先把这些老伙计用烂吧。
3. 少看各大购物电商
今年可能也是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再加上有很多读书计划,逼迫自己在工作、读书、码字的时间会强制性离开手机,慢慢减少了看购物电商的频率。
不看,就不会买喽
4. 保持身材
其实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真的可以变成两件衣服。
衣服不重要,身材才重要。
很多时候买买买也是因为觉得现有的衣服穿上都不好看了,如果保持身材,那想必穿什么都会很有型。
5. 降低对外表的在意
都说,如今是看脸的时代,没有错。
但其实外表都是有天花板的,决定天花板的只有基因,就算整容,也不可能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整成范冰冰。一件衣服而已,其实并不会改变太大。现在想来,曾经我的买买买可能也是误以为,衣服能给外表带来成倍的提升吧。
学会取悦自己,除了适当的外表修饰,更重要的是充实内心,那才会有真正的喜悦。
今年个人在衣物上的花销非常非常少,双十一、双十二这种重大剁手节目也丝毫没有动摇,我觉得很开心!我发现,克制、自律真的是自我满足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