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朋友越难交到心里去。虽说有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之说,但友情还是要经过岁月的沉淀,时间仍然是检验感情的利器。
回头就会发现,少年、青年时期交的朋友,感情更深,情长义长。虽然经历的岁月久了一点,但相见仍如故。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这就是共同的感情基础。儿时我们的交往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家长里短、个人秘密几乎无话不谈,真诚带来深交,深交带来信任,信任带来心理的依靠,进而形成感情的依托。儿时的玩伴、小学、中学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如此。大学是个过渡期,我们仍然可以交到很好很贴心的朋友,但毕竟逐步进入社会,不可一概而论。
正式步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有特别的好,也没有特别的坏,喜欢也是有所保留,厌恶也不再直接表示,安全的距离就是隔开人与人之间的一堵无形的墙。我们仍然可以交到朋友,但这种友情需要长久的投入,感情、时间甚至金钱都需要。如果久未联系,再要捡起来,大家都会有一种突兀感。甚至会有一种错觉,好久不联系,找我有事要办?
也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因为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友情已经是个奢侈品。社交的交换属性似乎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直白。新交的朋友无缘无故凑在一起吃饭喝酒,大家都不太适应。半生不熟,总有目的吧,这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物不如新,人不如旧。所以,我们越来越孤独。交友如栽树,小树苗时更易栽活,自会还你一片绿色。大树不仅要勤打理,还不一定能栽活。但总而言之,真诚是浇灌友谊之树必不可少的甘泉,共同经历促进友谊之树成长的养分。
当然,朋友不在多,在于处的舒心。其余的,只能说是社交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