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看书看不下去?
观点1:向知识求助的习惯,习惯的本质是对自己有红利/好处。
案例1:家门口有了地铁,在没有车子可以使用的前提下,走路和地铁选哪个?基本会选地铁,行为的背后是为自己提供里便利。同样对书、对知识有所求,更愿意阅读,求助,有效啦,帮助解决问题,会愿意读书。当感受过红利,会愿意养成读书的习惯。
关联自己:我有向人求助的习惯,行为的背后除了自己的天赋如此,还有如课程所说:“是为自己提供便利,能有效解决难题。而且我向人求助(学习)的时候,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学到别人的气质、内涵及为人处事的方法。所以会更上瘾。学习的通道有:人、事、网、书。最擅长的是跟人学,接下去可以把跟人学的能力迁移到跟书学,找跟作者对话的感觉。
二、看书记不住时怎么回事?
观点1:理解心锚
案例1:每次给小狗吃饭之前先敲下饭盆、出现哐哐哐的声音,提示小狗过来,长此以往。以后哪怕没有饭,只要敲锣,小狗也会条件反射性跑过来
关联自己:当妈开始唠叨,我就头疼。
观点2:任何记忆成形都需要有时间进行加工和处理
案例2:阅读时没有控制阅读的摄入量,容易出现信息过窄,很多朋友在刚开始建立阅读的习惯,就立下1年阅读100本书,没有考虑消化100本书的需要多久,假定一本书是8万字,一年800万字,信息量太大。阅读时不做机构话记录,没有充分理解,只凭大脑记忆,很难保证相对完整的信息被记录,信息之间构不成结构和网络。阅读之后,也没有提炼和归纳总结,没有重复看。这样的话一本书里面假设有100个关键点,只能吸收3-5个。如果经过消化能吸收20-40个,成长的差距会变大。
关联自己:今天一边做饭,一边听子鱼老师的课程,到做作业时发现脑子乱乱的,说明没有消化。只能现在再重新听,一边听一边做记录,明显消化的多啦。为了能有时间投入到这个课程,把别的没有押金的课程暂停,为了能“有时间”进行加工和处理。
三、学了用不出来怎么办?
观点1:大脑喜欢简单的东西-从书中提炼出能指导我们行动的核心指令。
案例1:《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中有一段文字的核心指令是:今后急躁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冲动,理智决策。
关联自己:看《遇见未知的自己》提炼出的核心指令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从此就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ps:后来理解为更好的成为自己。
四、把知识转化成技能的学习规律-学习漏斗模型
观点1:学习漏斗:确定目标-获取信息-理解原文-扩展链接-纠错验证-应用实践
案例1:确定目标(选书,建立一本书的阅读目标)-获取信息(xmind笔记术,知识库建立)-理解原文(提炼总结、建立图像、费曼技巧)-扩展链接(知识链接,经验链接)-纠错验证(理解验证,场景验证)-应用实践(PRA行动设计,结构化输出)
关联自己:开发课程时先确定课程目标,再把课程结构用思维导图或便利贴等方法穷尽展示,根据课程目标做分类和关联,把每一个观点再细分小的知识点结合案例故事,心灵排练进行修改,去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