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摔跤吧,爸爸》刷屏了。关于影片的推送在其刚在泰国上映时就草草看过,除了国宝级的男主角和把女孩当男孩养的思想外并没有太多亮点在心里留下印象。上映当天被朋友约去电影院的时候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期待,甚至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几分钟的片头。
一开始感觉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满身肌肉的男主战无不胜依旧不得不在生活面前低头,由节奏欢快到婉约伤感音乐一直配的很和谐,如果再配上一群人载歌载舞更能表达印度味道了。突然画风一转男主身上的肌肉线条变得模糊了,然后在轻松搞笑的氛围里变成了浑身肥肉的大叔,我还没反应过来竟傻乎乎的问朋友:“他身上多出来的那么多肉是像猪八戒那样的道具贴上去的吗?”就像小时候以为王子真的会变成青蛙一样闹出笑话后来才知道违背生物原理,也是在最近的影评中才了解到男主的体重的变化是人为增肥减肥成功,上下跨度100斤,人家还五十多岁了,这毅力也是太让我汗颜了,想当初我产后花了半年体重减了10公斤就得瑟得不行了。
整个剧情比较紧凑让我比较投入,灰色幽默梗我都能接受且能开怀大笑,当男主被女儿打败的时候心酸地想哭,最后女主赢得奖牌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两个多小时的观影心情完全被剧情牵引,没有丝毫的别扭或尴尬感。叙事非常成功。
很多人观影之后都会想的比较深远,例如女性社会地位,国家民族陋习等。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那个早早结婚的女孩羡慕女主有这样一个为她们着想的爸爸。不得不说爸爸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有个朋友外地工作生日那天收到了爸爸在网上给她订的蛋糕,可能是送过来有点久了,蛋糕上的巧克力融化了部分显的很怪异,她拍照过去,得到哥特风的戏虐。另一个朋友爸爸生日等她忙完工作九点多不忘打电话过去却迎来怎么这么晚才记起来的质问,还在别人家的孩子收入有多高,个人生活有多圆满的对比中无言以对。前者乐观积极一家人其乐融融,后者胆小自卑特别害怕逢年过节回家。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水平差异确实能导致爸爸给孩子们提供的物质生活会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物质要求并不太高,三观还没被塑造,精神领域的建设急切需要被正确地引导,矫正,需要接触到的是更多积极阳光看不见的未来里更光明的道路。现实中很多爸爸自己被生活压垮整日浑浑噩噩,向孩子传递人生无望的信息,却又指着孩子今后飞黄腾达,自己跟着享福就好了,孩子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内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特别渴望超越别人,最后要么早早地接受自己无能的事实,要么在一批又一批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积攒足够多的挫败感后再接受自己无能的事实。
我期望更多孩子有一个男主那样的爸爸,从小告诉你什么是梦想,不顾身边歧视的眼光去帮你捍卫它,无条件地支持和信任,一路帮你找出不足之处陪你一起去攻克,至于生活压力孩子暂时还负担不了的部分就自己默默承担竭尽全力提供最好的。所有的汗水和泪水之后自豪地告诉孩子:“你一直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