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友向我抱怨,在家长会上着实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家长会上,排名靠前或是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家长会得到表扬,排名靠后或是有明显退步的学生家长会受到批评。而这次期末考试,她的孩子成绩不好。坐在40多个家长中间,她恨不得自己是个“透明人”。手捧低分的卷子,心忍无底线的煎熬,本不发烧的脸却滚烫滚烫,本有力的双手颤颤巍巍。别人盼着老师开口,自己却生怕老师点名。
我劝慰道:没开过家长会的家长,人生是不完整的。没在家长会上受过批评的家长,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她苦笑:因为孩子的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我就是有点委屈。
01
小的时候,或是不懂,或是不用,总感觉家长就没怎么管过我的学习。只有一件事情需要家长出面,就是班上哪个淘气包惹出了祸端,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家长绝对把老师视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老师,您说得对,看我回家怎么修理这臭小子!”淘气包虽然受了惩罚无话可说,心中却多有不甘:在别人面前护犊子的爸妈,怎么从来不会违背老师的意愿?难道他们更爱老师吗?
那个时候的家长,永远是老师的同盟。但那个时候的家长,也永远是教学的第三方。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家长有的是招儿。但要是问问家长三元一次方程组怎么解,集合与元素是什么关系,现在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是什么意思,明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区别,多数家长只能一脸无奈两手一摊地告诉老师:“对不起,我真不会”。
02
三十年后的今天,家长的学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具体的教学活动。检查语文的作业,上传口算的练习,督促英语的背诵,制作美术的小报。
(某家长上传的截图)
参与演变成了监督,督促演变成了替代。不着急的孩子慢慢悠悠,想着脸往哪儿搁的家长如坐针毡。班级群里的打卡已经刷屏,孩子求求你快点行吗。家长签过字的作业本还有错,那大大的红叉格外醒目。
——孩子质问:“妈,你是怎么给我检查的作业?”
——老师质问:“XX家长,你是怎么给孩子检查的作业?”
03
家长会正在召开,估计此时的朋友,正在可怜巴巴地接受老师的数落。如果能有机会替朋友给老师写封短信,我想写出以下的文字:
亲爱的老师:
我深刻地理解,孩子是我的孩子,我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是鸡汤,没有父母的配合,老师再怎么使劲,孩子也无法成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业。
我也深刻地懂得,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我有概率意识,绝不赞成学习无用。人生如此艰难,唯有读书才能修炼强大。
但我与孩子,终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我可以陪伴他的童年,也可以帮助他的成年,却终无法陪他走完一生。父母与老师真的相似,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都是以爱开始,以目送分离。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永远无法代替孩子成为生命的主体,学习上亦是如此。所以,对我来说,培养他的学习动机,让他热爱学习这件事本身,是我最重要的任务。
知识就像营养,老师用魔法把营养和美味结合,端上了一碗可口的饭菜。初学吃饭的孩子,筷子拿不好,勺子不会用,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大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我愿以身作则,做那个带头好好吃饭的人。让家庭成为学校的延伸,让孩子亲身感受,学习是美的体验。学习不分年龄,不分角色,每个人都是学习之路上的行者。
我愿在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通过模式化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干固定的事情,在时间的励炼下掌握技能。
我愿做孩子的啦啦队。在孩子取得每一点进步的时候,让他看到我发自内心的高兴,让他因我的加油而愈战愈勇。
我愿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线之上,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一个人在社会公认守则的框架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叛逆的存在。
我会批评孩子不遵守诺言和不听老师话的行为。我会让他明白,师之恩情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
但是,
原谅我不愿批改孩子的作业。在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对老师言听计从,却对父母抱有怀疑。虽然我也上过大学,绝对挑得出小学生的错误。但沟通心理学上的原理告诉我:父母角色的定位,导致挑错的行为并不被孩子信服。并且随着难度的增长,孩子总有一天会发出“你会,你来试试?”的挑衅。
原谅我不愿为孩子的行为担保。我希望给孩子尝试权、选择权和犯错误权。相比社会的江湖,学校还是充满宽容的港湾。不掉饭粒的孩子学不会吃饭,不摔跤的孩子学不会走路。每个错误的修正,都是孩子迈向成功的一步。
原谅我不愿意做孩子的监工。如果每一个具体行为都由我监督,那孩子的监控意识永远不会养成。
请老师放心地管教孩子,必要的时候也请大胆地批评孩子。如果孩子无理,我支持老师对孩子进行除人格贬损和体罚之外一切必要的惩戒。
孩子是我的孩子,因孩子的成绩而受到批评,我明白老师的苦心。但真正属于孩子份内的事,请直接面对孩子,那样的效果可能真的更好。
请老师放心,为了我的孩子,我一定做老师忠实的队友。
XXX家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苏小糖,龙凤胎妈妈,公众号「晨间花开」,以独特视角分享育儿心理问题,与妈妈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