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是不懂如何是爱。
一次弟弟拿着自己第一次赚来的钱——在超市打游戏机赚来的钱,给父母买了水果回来。妈妈感动了很久。
直至有一次,我的自私自利彻底惹怒了妈妈,“丫头,你永远不知道感恩,你不会像弟弟一样,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笑了,心想:这就是所谓的爱,真做作!
于是便有了,“帮妈妈倒一下洗脚水。”无动于衷的是我。抢着倒水的永远是弟弟。
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是爱。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吃亏和受委屈。看不到父母打拼的辛苦,不懂感恩。可能是生活在三个孩子的家庭。有时候你吃亏了,你不出声,父母永远不知道你的委屈。所以便渐渐养成了凡是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的习惯。
直到母亲病倒,躺在病床上。
母亲醒来,问我这是哪里?
“这是医院啊!”
“我怎么在医院”
“你晕倒了”
“我没病,回去,回去。”
她开始嗜睡,一天都在睡觉,醒来就是傻傻地问我,你怎么在这,你不是在上班吗?
也记不清谁来看过她,“是什么时候来的?是昨天上午吧。”
“妈,是前天的下午。”
看着我在我依赖的伟大的母亲,变得不再强大,我慌了。泪水向决了堤似的从眼眶涌了出来。
她却一直安慰着我,“妈妈不会让自己那么容易就走了。”
“哪有这么容易就死了。”
我开始慢慢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希望能成为妈妈的依靠,慢慢懂得学会去爱。
好好爱父母,学会心疼她们,心疼了也就会感恩,那对父母的爱也用自然的流露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
不只是,为了让自己不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更是为了在失恋、离婚等挫折时,家能给你一个港湾。让你在世界上有一个疗伤的港湾。
《面纱》中,基蒂(女主)从小把她的父亲只是看成一个赚钱机器,也很埋怨父亲没能力为她们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父亲也只是每天任劳任怨的辛勤的支撑着这个家。尽管母亲总是瞧不起他,对他总是百般要求,驱赶着自己的丈夫在在她想走的路上朝前走。
到后面,女主怀着孕,有失去丈夫无依无靠的情况下,想回到娘家。在她归家的路途中,母亲还没等到她回来,她就病死了。
女主赶忙回到家后,她看到了父亲“面纱”下试图掩盖的东西。
父亲的语调中透露着某种异样的东西,让她赶紧看了她一眼。他的脸稍稍扭向一旁,不想让她看到他的眼睛。基蒂最近学会了一种功夫:精于看穿别人的心思。……她马上就明白了她父亲试图掩盖的是什么——是一种解脱,一种发自内心的解脱。
女主在梅谭府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她变得很理解父亲。
将近三十年来,他一直是个忠诚的好丈夫,从未说过一句指责妻子的话,而现在他本应该为她悲伤。他做的总是别人希望他做的事。
父亲在面对如此家庭时,不只是对妻子失去了爱,对孩子也是如此。
在处理完丧事后,在和父亲的对话中得知,父亲要求巴哈马工作,可这种情况下,只能呆在父亲身边。所以,她还是跟父亲开口说:“我能和您一起去吗,父亲?”
可妻子的死,好不容易让他的心里得到快慰,马上就可以离开她们,去展开新的生活。
最后,他睁开了眼睛,情不自禁的叹息了一声。
“当然了,如果你想去,我会非常高兴的。”
真可怜啊!那挣扎只持续了一会儿,他就向他的责任感屈服了。
女主看出了父亲的挣扎,主动说出要是不想自己去,不必可虑考虑自己是他的女儿。
女主懂得了,只有爱才能换回别人等同的爱,深知自己从未爱过父亲,所以渴求父亲给自己机会,试着去爱他,因为世界上她已经无依无靠了,也希望得到父亲的爱。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需要的,我们都希望世界上有在乎自己和爱自己的人。自己摔跤时,有人伸出手来扶你一把;自己难过时,有人在你身边安慰着你;自己孤独时,有人能陪伴在你的身边。
可只有学会了爱和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才会换回别人等同的爱。
不是说自己在这世界上要做多大的事,实现自己多大的人生价值,而是你为别人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关心了多少人,你在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真心为你掉泪。
一个人受伤了还可以在爱自己的人身边疗好伤,重新整装上路。因为爱让你有了盔甲,让你所向披靡。
柴成捆的烧,不是要比一根单独的烧所提供的温暖更持久吗?
感觉您一直读到了最后!